南昌大学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建筑工程学院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南昌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后反省与建议:1.客观题考量基础知识的理解,今年我做的时候感觉很生疏,风格不熟悉,主要应该还是没有掌握好,没有理解透彻。有时听老师讲课,他的一句话可以点出这个题目的题眼,让你更能够熟练地在紧张的环境下做出判断,但这可能是我们快速看教材厚书时候没有感应到的点。2.不同老师风格不一样,他们可能相轻,但你一定要有理性的判断,最好坚持跟着一位,免得怀疑人生和前面走过的路。老师们都知道今年出题涉及的方向,但具体什么样的题,什么样的答案才更接近标准答案,每年真正所谓压中题的老师或许不同。政治既不能太过于重视,又不能太过于不重视。要把大纲细细的过一遍,我问过很多同学,真正高分的同学都是研究过大纲解析那本厚书的。8、9月份要做一千题,错的地方看答案,并且在大纲上找到原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有知识点的疏漏。正本做完之后,最好再买一本重新做一遍一千题,再重新查漏补缺。8套卷出来做8套卷,像是1000题一样不断的返回大纲。之后死套卷、风中劲草等等押题的都要买,并且一定要把大题背熟,政治上常常能压到原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三下学期前的寒假,我复习就认真很多,一章一章的来,先重新看一章书,回忆一遍知识点,然后再开始做对应这章的复习全书的习题,最后再拿复习全书的同步训练来测试一下,注意做复习全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做标记,哪个是一点都没思路的,哪个是有点思路的但中间做不下去的,哪个是计算失误的,后期第二遍的时候着重看前两种,还有做例题的时候一定要挡住答案,专门拿一个习题本子,认认真真的按照步骤写好,然后再去看答案,千万不要稍微想不出来就去看答案,否则后头还是不会做。这个阶段先不需要整理笔记,因为基本都不会。。但千万不要害怕,后期一定可以。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尝试使用那本厚厚的红宝书来记忆单词,但很快便感到挫败,因为看到的大部分单词都不熟悉。于是,我转向了朱伟的《恋练有词》。这本书分为30个单元,先讲解单词,然后分析实际的试题例句,每个单元大约涵盖三个主题。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它,通常早上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个。按照这种方法,我能记住不少单词,并且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毕竟单纯地死记硬背确实很枯燥。之后,我在暑假期间复习了一次,然后在十一月再次启动复习。后来我又购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10天和20天的计划,我建议选择20天的那个,因为10天的计划太紧凑,很难挤出那么多时间。我总共就看了这三本书,如果你的记忆力强,其实选择哪一本差别不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材料力学并非单纯的公式计算,它更注重理解和应用。例如,要深入理解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知道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行为。掌握截面法、静力平衡条件以及胡克定律等核心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熟练运用公式很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大量的计算,如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这需对各类载荷、扭矩的处理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相关公式。对复杂的结构分析,借助欧拉-伯努利梁方程或圣维南原则简化问题。
再者,实验和实例分析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验证往往来自实验室,凭实验直观地观察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如桥梁的荷载分析、结构稳定性研究等。
接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遇到复杂问题,先尝试简化模型,逐步增加复杂性。画图辅助思考也是很好的策略,图形帮助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路径和结构的受力状态。
定期复习和练习是提升的关键。做题不在于多,在于精,每道题都要力求理解透彻,从中提炼出解题思路和技巧。定期回顾基础知识,防止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讨论等,这些都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不同的视角。与同学一起讨论,甚至模拟考试环境进行自我测试,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