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厦门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分三轮。第一轮7月底到10月上旬,把马原、毛概、史纲和思修课本看一遍,尤其是前两门要多花些时间千万要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理顺来龙去脉,再加以记忆,在考研枯燥的复习中看政治也是一种乐趣,每天学累了就抽出两个小时看政治书,后两门可以快看关键记忆目录。第二轮10月中旬到11月底做风中劲草选择题和历年真题。第三轮12初到12底做肖四等押题试卷并背诵答题。我看政治课本你可能不理解,在四门科目中政治是容易受人忽略,其实政治是最容易提成绩的。政治关键在于选择题,而选择题大多时都需要理解,所以需要理解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考研数学方面:
我投入最多精力的学科无疑是数学,甚至超过了专业课程,尽管我不推荐每个人都效仿,毕竟每个人的状况各有差异。我想要表达的是数学的关键性,当专业课程分数相差无几时,数学往往是决定初试整体表现的关键。复习的核心是基础知识,我个人极力推崇李永乐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它涵盖了考点详解、章节精讲和例题剖析,应有尽有。在使用这本书时,我首先通读了一遍,边看知识点和例题,过程中以教材为辅助,碰到疑问或难题再查阅教材,这种方式可能有些反常规,但我发现效果尚可。不过,我还是建议遵循常规路径,先阅读教材一遍,仅此一遍,随后充分利用这本全书。第一轮结束后,我亲自动手重做了一遍所有例题,记录在一个练习本上,这个过程暴露了我的一些误解和学习障碍,这些都是我后续重点复习的精华,务必整理出来。对于《基础过关660题》,我确实完成了,且投入了不少时间。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我认为其效益有限,大约70%是基础题,其余20%-30%难度较高,或是需要特殊解题技巧,或是涉及罕见的知识点,解答起来耗时较长,适合作为扩展训练,但不宜过度沉迷。此外,我还准备了《历年真题权威解析》用于模拟测试,大约在最后一个月,我从2005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都完整做了一遍。要注意的是,2007年前的题型与现在有所不同,较为过时,所以实际的真题训练可以从2007年开始。每次模拟我都严格控制时间,限定三个小时必须结束,起初总会有一两道题未能完成,但随着熟练度提高,渐渐都能按时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假设你跟我一样只有三个月时间集中准备考研,那么建议在第二个月中花一定的时间系统地看一些辅导教材,特别是集中看完型填空、词汇辨析一类的部分,从细节上就自己学过的单词作一些深入的辨析,特别是要把自己想当然一看就选了,但却选错了的题目用红笔标注出来,并积累一定量这样的题目作为以后冲刺时的重点回忆题,这个步骤的时间一定要舍得花,不光是对完型和词汇,打好了单词的基础对阅读、写作和任何其他部分都很有好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你需对电路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会频繁使用,也是理解更复杂电路理论的基石。我建议你在初期阶段花大量时间巩固基础,确保每个公式、每个定理都能熟练应用。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电子电路的两大核心部分。对模拟电路,理解和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应用,如滤波器、电压比较器等,是非常关键的。数字电路中,了解逻辑门、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以及摩尔定律和香农定理等基本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也不能忽视。你凭实验课程或者个人项目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尝试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用实际操作去验证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增强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对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技巧,我强烈推荐使用MATLAB或SPICE等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这些工具能帮助你直观地看到电路的行为,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电路现象。
持续的练习和复习至关重要。大量的习题训练能够你熟悉各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定期的回顾则防止知识点的遗忘。我个人喜欢做历年的真题,因它们最能反映考试的难度和风格。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别害怕寻求帮助。向老师教,也和同学讨论,甚至在网上寻找解答。有效的学习是主动的,不是被动接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