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初期,重点主要放在选择题上,因为大题的得分差异不太明显,并且通常在备考冲刺期间才会集中复习大题。对于选择题来说,涉及的知识点较为零散,所以在研读精讲精练时,需要细心,但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只要确保看到题目能识别并正确选择就行。1000题通常需要做两次,不过它非常基础,与实际考研试题存在一些差异。随着复习深入,后期的模拟题更能贴近真题风格,所以我倾向于遇到一套就做一套模拟题的选择部分,并及时整理错误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这已是常识。初期,我们可能埋头于海量的考研词汇书,翻阅数遍后,逐渐转向专攻历年考研试题中的词汇。记住,词汇学习是个持久战,不必期望一次就能牢记所有含义,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学英语,除了背单词,就是研习真题,尤其是阅读部分,如果条件允许,尝试翻译,长此以往,定能提升语感和解题技巧。请预留三套完整的真题,在考前一个月进行模拟测试,切记不宜过多,以免无法完成。至于近三年的题目,应当尽早深入剖析。再者,作文需提早准备,七八月间,开始背诵各类别的范文,熟记一两篇。进入十月,构建个人的写作模板,同样适用于各种主题。后期务必动手实践,限时练习真题作文,同时注意书写工整,不断修订和完善。如此一来,到最后两个月,英语作文就不会占据你太多的时间,前期的基础打牢,后期只需维持状态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涵盖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循环、能量转换以及传热学等内容。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第一、第二定律是核心,它们是分析和设计各种热力系统的基础。对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要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第二定律则涉及到熵增原理,需理解其对自然界过程的方向性制约。
热力循环如卡诺循环、蒸汽发电循环等是常考点,需清楚每个环节的能量转化和效率计算。掌握各类制冷循环,如逆卡诺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再者,传热学部分,三大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要清晰区分,并能熟练应用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进行相关计算。特别是对流传热,涉及流体力学知识,需结合流体静压、动压的理解来深入探讨。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理论简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如绘制流程图或概念图。定期复习,不断巩固记忆。热工基础的计算题较多,大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很重要。尝试理解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例如空调的工作原理、热水器的热效率等,这样既能增强兴趣,也能加深理解。
遇到难题不要害怕,积极寻求帮助,找同学讨论,或者向导师教,甚至利用网络资源。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才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