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政治学系国际政治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初开始政治就看大纲做题,效果还不错,总的下来政治大纲看了有两遍以上,大纲是非常重要的,不建议大家只看重点,而忽视大纲。近年来政治选择题考得越来越活,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要脚踏实地。边看大纲,边整理知识框架,边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做的时候,答案写在每页最顶端。第二遍做,遮上答案重新做,第二次做的时候就不要边看书边做了。第三遍做,着重做错题。这时候平时大纲可以作为休闲书来看看,做做肖秀荣的《命题人真题》(这个大家可做可不做)、《8套卷》(必做),找找感觉。等模拟题出来以后,大家要狂做模拟题,肖秀荣、任汝芬、蒋中挺等等~做选择题,大题的话看看就行,看看各个老师的大题预测知识点,其中肖秀荣的4套卷里面的大题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
考研英语方面:
我获得了76分的英语成绩,尽管今年的竞争异常激烈,但我对这个分数感到非常满足了。备考期间,我主要使用了两本书,一本是红宝书,另一本是世纪高教出版的黄皮书。红宝书我在初次备考时用来反复背诵单词,后来转向使用手机词典,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任何语言来说,积累词汇是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精通每一个词的发音和拼写,理解其基本含义就已经足够,因为大部分词汇都会在阅读中遇到,真正需要我们亲手书写的只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关于背单词的方法,我不再多赘述,关键是不断复习,重复记忆。
黄皮书中的真题分为2005年前后两部分,由于2005年考试大纲有所调整,早期的试题参考价值相对较小,不过做一做也有帮助,但2005年以后的题目至关重要,务必多加练习。词汇是基石,而阅读则是考研英语的核心,因为它占据了极大的分数比重,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个人的英语基础还算扎实,尤其擅长阅读,以往四级和六级考试都是靠阅读提分的。在做阅读理解时,一方面要培养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细心,通过大量练习,可以逐渐摸透出题者的意图,如同把握住了文章的主线,思路清晰,解答各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此外,细心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同学常常因粗心大意而在阅读部分失分。有些题目设计了误导选项,乍看与原文相似,考生容易误选,这归根结底是因为词汇量不足或阅读量不够,导致阅读速度跟不上,因此,积累词汇和增加阅读量至关重要,这样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准确判断选项,避免错误。
翻译部分,需要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亲自尝试翻译,并梳理句子结构,使其通顺流畅。新题型通常比较简单,无需过于担忧。至于完形填空,由于每个空只占0.5分,分值较低,很多人会将其放到最后处理,甚至在时间紧张时胡乱填写。我的建议是提升整体答题速度,预留五到六分钟给完形填空,能得分的地方尽量争取。对于大小作文,我在12月初开始着手准备,自己动手写作历年作文,收集一些范文模板进行背诵,最好是能自己创作一两个模板,这样在考试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核心科目是政治学理论。这门学科需深入理解各种政治理念和理论,如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实践应用。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理论的关键在于系统化。构建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将各个概念和理论放入其中,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关注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具体情境下的解读和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学习则需有扎实的历史基础和政策理解能力。要熟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发展。这部分内容需阅读大量的政策文件和学术论文,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和变迁。关注时政热点,凭分析实际案例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这两门课程,我认为定期做笔记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理论点还是案例分析,都凭笔记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历年真题的练习也至关重要。凭模拟试题,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充。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我强烈推荐的一种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