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自然保护区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国庆期间,我购买了用于考研复习的政治书籍,其中包括肖秀荣的详讲解析与1000题集,还有一本官方大纲解析,不过后者我一直未曾打开,我认为专心阅读详讲解析并配合1000题练习就足够了。整个十月,我投入大约每天两小时的时间来学习政治。由于我的政治基础薄弱,高中时又是理科背景,我对解答政治题目并不在行,尽管我能洋洋洒洒写下许多内容,但往往偏离要点。因此,我把重点放在选择题上。第一次做完1000题后,感觉收效甚微,于是我在第二次重做时开始梳理错误,这个方法对整理选择题错题非常有效。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一开始就做这项工作,但等到我完成第二次梳理时已经是十二月,没时间再进行全面复习,只能反复查看错题集。对于主观题,我完全是依赖背诵最后四套卷,而我是在考前一周才开始的,建议大家提前两周开始准备,因为实际上需要记忆的内容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我当时天真地认为,四套卷一周内肯定能搞定,结果直到走进考场的那一刻,我还在抓紧时间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前,主要是背单词,要完整地背上1~2遍。建议单词软件和单词书一起使用,一直看书可能也会比较枯燥,边记边写。背单词是考研期间的常态,每天都要坚持。暑假开始,就要开始做英语阅读200篇,逐步找到做题的感觉,然后用铅笔做英语的真题。做真题时做好放在下午2点开始,除去作文和翻译,时间控制在1.5H之内,刚开始可以适当放松一点。暑假结束,英语的真题和200篇阅读也做得差不多了。9月份,开始做老蒋80篇,找找做英语阅读的规律,然后做英语的真题,留两套最后实战模拟。真题一遍做完之后,可以开始做第二遍。11月份,开始准备作文,整理并背熟自己的万能模板,注意是自己的,不要照搬书上的。关于拓展词汇量,可以通过记忆真题生词和拓展阅读来辅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这些理论是理解和分析森林生态现象的基础,需扎实掌握。例如,理解并能计算初级生产力和呼吸消耗,以及碳、氮、水等元素在森林中的循环过程,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态变化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这涉及到森林演替理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等。你需熟悉不同森林类型的特点,理解森林演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凭观察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物种丰富度等指标来分析其动态变化。
再者,森林管理和保护的知识也不能忽视。比如森林资源评估、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管理等内容,这些不仅在理论上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十分关键。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在试题中,要求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阅读教科书是必要的,但要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多做习题,尤其是分析和论述类题目,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参与实地考察或者模拟实验,直观感受森林生态,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一个好办法。许多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都能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观点,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参加相关论坛或讨论组,和其他考生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