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化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八月起就可以着手准备政治学习了。我一直是跟随肖老师的节奏。我在七月底购入了他的全套教材,逐页研读精讲精练,并配合每一章节完成1000题的练习。每天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到九月份结束时,初期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解决选择题。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购买疾风劲草的选择题集来增加练习。后期就是紧跟肖老师的书籍发布,他出了什么我就学什么。疾风劲草的知识点手册我也熟读过,尽管记忆力有限,有些内容可能只看了一遍,但仍留下了一些大概的印象。最后阶段,八套卷和四套卷是必须要背诵的,特别是四套卷。要在12月5日前完成疾风劲草的所有习题,同时在此前要消化并巩固1000题中的错题,开始背诵疾风劲草以及各机构汇总的重点摘要。推荐使用大纲解析,至少要看3-4遍。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四套卷》特别推荐,无需多言,尤其是后面的主观题,往往能命中真题。《形势与政策》也是肖秀荣的,后面的选择题一定要做。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开始专注于背单词,重要的是保持稳定性,选定一本词汇书后持续使用,不必受他人选择的影响。每天积累一些新的词汇,不要急于求成。到了五月,大概完成了一轮,虽然当时觉得记忆效果并不明显,但内心多少有所慰藉。九月时,我购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加强了背词的效果。
五月份起,我在背单词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任务,即研读长难句并实践真题(仅限于1997年以后的阅读Part A)。每日攻克一篇,将其中陌生的词汇和短语记录在笔记本中。我想强调的是,只需专注真题,避免做模拟题,否则既耗时又可能导致误导。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六月,我用的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试卷版,同样只做Part A,每天一篇,并且做好整理工作。请记住,不做分析和整理的努力是徒劳的。光是整理Part A的部分,我就用了两个笔记本,边整理边记忆。真题中的单词重复率极高,所以整理极其关键,随着考试临近,你会发现笔记成为主要复习资料,而不再是厚重的单词书,书会越看越薄。
注意,近三年的题目留到最后作为模拟题。在做真题期间,我没有再翻阅大部头的词汇书,转而专攻真题中的词汇,这些已经足够应对。第二轮阅读从2005年开始,我建议大家复制题目以重复练习,并能获得类似实际考试的感觉。这个方法值得你们参考。这次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依旧是一天一篇,但不同的是,我会把每篇文章完整翻译下来,书面形式,然后对比书本的译文,找出不足并修正。这个过程有助于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提升翻译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始了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第一轮复习。到了十一月我才着手准备翻译和作文,建议学弟学妹们提前准备,多买几本作文书,广泛背诵,自然能找到自己的写作风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我建议先从各科的基础理论入手,理解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理论,逐步深入到具体案例和实践应用。
对教育学原理,要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基本问题,以及教育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教育史部分,则需理清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改革运动,尤其是对中国和西方教育历史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要有深刻认识。教育心理学部分,要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如认知发展理论、动机理论等。
在教育法与政策方面,要关注当前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改革政策,这部分知识更新较快,需定期查阅最新的法规文件和政策解读。也要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的教育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深度阅读”和“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对每本书,我都尝试读深读透,不只看表面文字,还要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含义。我会整理详细的笔记,包括关键词、重要观点和例子,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理解和应用。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凭做题,检验学习效果,了解自有的弱点,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每次做完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点的遗漏,及时补充。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同探讨,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激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