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应用化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厦门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第一次准备考研时,我在十月份启动了政治复习,也阅读了一遍红宝书,并购入了陈先奎的2000题集,每日仅投入一个小时。直到十一月底我才完成这本习题集,紧接着又复习了一遍,却仍感到困惑,很多内容都无法牢记,甚至开始懊悔选择这本资料。进入十二月,我开始焦虑,发现面对真题选择题只能凭直觉猜测,而对于大题则完全无从下手。于是,我购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疯狂背诵,但实际上似乎并未起到太大作用。第二次备考时,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舍弃了2000题,转而专心研读红宝书,并配合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进行练习,题目量适中,每读完一个章节便做相应习题。由于之前的基础,这次进度较快。十二月时,我购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简单且准确率高。在考前两周,我重新审阅红宝书,有针对性地挑选内容复习,同时回顾课堂笔记以构建知识框架。每一章结束后,我会绘制框架图,尤其是对于近代史的关键时间和事件,需要连贯掌握。我还专门背诵了一些标准表述。在红宝书上复习了一周后,我集中精力攻克哲学部分,因为这部分大题的区分度最高。我根据老师的哲学框架进行了细化,制作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包含了所有原理及其方法论含义,当然,理解原理是首要的。我找来了过去三年的政治真题,针对哲学题,首先回答显而易见的部分,再依照我的框架一一对应,只要有相关性就写下来,先列原理,再写方法论。如此一来,每个哲学原理都涵盖在答案里,确保了全面性。进入考场前,我检查了最后五套卷中做错的选择题,考试时还真遇到了一道错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十月份进入第二阶段:做简单的卷子,最好各找五套你们期末难度的高数概率和线数来做,没有就做九几年到05年前的真题,注意不要看答案,不会的就看课本和全书,或者去问老师,弄明白再做卷子,同样记在笔记本上,这时,你已经明白全书的体系和基本的方法和能力。每天一套卷子就行了,但是总结的事一定要做好,结合书把基本概念、方法弄清楚。之后重新看复习全书,每道题先做再看,好好地做细细地看,不会的一定要看课本,重要的公式推导如导数和线性代数中的很多内容都要老师讲解才懂,要了解来龙去脉。好的内容和重要的内容自己抄下来在笔记本上(一定要抄写或者背写,效果非常好),每天用五个小时左右做,并且每隔两天在做一次05年以前的真题,这样能够避免你忘掉前面的内容,而且培养你解题能力,速度不要紧,关键是弄懂形成体系。大家不要对自己的数学水平估计过高…因为大学里的考试成绩还有你自己做真题的成绩可能都不准,因为在这两个考试里面你遇到的基本都是熟题,你很可能看全书的时候你都看过做过,难点你都提前知道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我没有背单词书,大家可以各取所好,另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和量子化学等几大板块。其中,热力学是理解其他部分的基础,它涉及到能量转化和系统状态的变化,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热力学定律至关重要。统计力学则是连接微观粒子行为与宏观现象的桥梁,需对分子运动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动力学部分主要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机理,电化学和表面化学则更偏向于实际应用,这两部分需结合实验知识来理解。量子化学涉及原子和分子结构,对理解化学键的本质非常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的学习开始前,先预览一遍大纲,了解整体脉络。逐节精读教材,遇到不懂的概念或公式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做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每一道题目都可能是一次深度思考的机会。
定期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每周设定一天为复习日,把过去一周学习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形成自有的笔记。笔记不仅帮助记忆,也是后期冲刺阶段的重要参考资料。
再者,理解重于记忆。物理化学中的许多概念和公式都需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是死记硬背。例如,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远比它的公式更重要。
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也非常重要。凭真题,你了解到命题人的思路,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复习。
保持好的心态。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规划时间,既能保证学习效率,也能避免过度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