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们必须调整态度,首先,政治复习的关键是积累与反思,遇到不懂的问题先记录正确答案,未来可能与其他知识点产生联系;其次,这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能相对较难,碰到读得懂但含义模糊的部分,应反复阅读,切勿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它不会考,或者以为这只是选择题就可以忽略。这种心态尤其在复习初期不应存在。肖秀荣的1000题这一本习题集就已经绰绰有余,每道题都有其价值,它们帮助我们识别各章重点。简单的题目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下次看书时可节省时间;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应回归教材,探究正确理解方式,并做好标记。再三强调,肖1000题完全足够,肖秀荣教授在政治理论界绝对是有责任心的代表,他的题解清晰,错误极少,做题过程中不会让人质疑题目的合理性。
考研数学方面:
能拉开分数的,或者说能提升总分的大概只有数学了。数学很重要,它是一门工具。对于数学的复习没有捷径,还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理解,然后结合模拟题和真题进行巩固、提高。数学的复习要多动手,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复习书看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作对,对于一些概念、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记忆,一个公式自己推导一遍肯定比死记硬背来的深刻。另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关于数学方面的复习资料书店网上有很多,基本都大同小异,选择一些就可以了,资料多了也做不完。我当时的复习安排:复习全书(3遍)+选择填空660(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超越考研135(1遍)。数学其实考得都很基础,每年考得题型也都是那么几类,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
考研英语方面:
实习期间,我每天通勤将近两个小时,便利用这个时间通过手机应用复习了一遍单词。回家后,我又重新浏览了一遍,但这次只是看,不再刻意背诵。(重点:每年我只是用手机应用背一次单词,其余两次都是浏览和理解,不强制记忆,毕竟一次性记住那么多单词确实不易。)我认为,单词的意义并非如此繁复,它们往往因中西语言差异被赋予多种解释,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全部记住。通过归纳和模糊处理,你会发现它们的核心含义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死记硬背并无太大帮助,关键在于阅读时能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大致含义。我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专注于小作文,改编各种类型的范文,使之符合我个人的语言风格和习惯,以便于理解和记忆。到了考试时,小作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因为这类实用型作文变化不大,只需替换些许词汇,基本分数就能拿到。
对于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我把它们结合起来练习,因为我正是从完形填空开始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这两部分我仅做历年真题,从1986年至2013年,有时一周一套,后期时间紧迫时则一天一套。一位2013年取得82高分的朋友建议,当选项难以抉择时,可选择与文章主题相符的;同时,先看两个题目,读文后再解答,做完再继续看下一个题目。完成完形填空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很多正确答案可能是文章前文中出现的同义词、相应时态或反义词等。做这两类题目的时候,不应仅视为任务,还要学习其中展现的英美文化和习惯,以及为写作积累素材,包括词汇和句型。大作文我没有特别准备,倚仗原有的功底,这是我英语考试中的强项。我倾向于避免使用"I", "I think", "It"等,更喜欢将动词转化为名词,这样的表达通常更为流畅地道(这可能反映了我个人的偏好和近期的努力方向,望理解)。此外,这类用法在阅读和翻译中也常见,我在阅读时会留意并学习。还有一些常用表达会在历年阅读和完形填空中重复出现,记下它们十分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基础概念。经济学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供求、市场、价格、效率等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关键。我会建议大家在初期就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凭阅读教科书、看相关视频或参加讨论小组来巩固理解。
把握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和决策,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如消费者、企业)的决策。理解这两者之间的互动,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例如,政府的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行为,或者市场价格变动如何反映并影响整体经济状态。
再者,模型构建和应用能力是经济学科目的另一大要点。例如供需模型、效用最大化模型、成本收益分析等,这些都是经济学中常见的工具。凭模型,简化复杂的经济问题,做出预测和决策。这就需不仅要知道模型的构造,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案例分析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经济事件,都作为学习素材。比如,你分析一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何影响全球贸易,或者探究一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后果。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和模拟考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模拟考试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答题的能力,熟悉考试环境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