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南昌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十一月初期,我购入了《风中劲草》以展开第三次复习,同时借助《精讲精练》每一章节开头的框架图表来理清思路。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开始背诵政治的主观题目,当然,选择题也需持续练习,但可以适当减少做选择题的时间,同时别忘了回顾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此外,临近考试时,你也需要记忆一些政治冲刺卷上的大题,有时候它们的命中率相当高。我当时浏览了许多模拟试题,包括肖秀荣的最终预测四套卷、任汝芬的序列四最后四套卷以及20天20题。鉴于时间紧迫,我只完成了这些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并大致阅读了大题,特别着重背诵了大约十几道关键大题,同时也归纳了一些答题策略。我个人认为肖秀荣的观点颇有分量。
考研英语方面:
大二上考过六级之后,已经有四年多没碰过英语了,状态全无。幸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真心不爱背单词,背得没有忘得多,积极性必然会被打击到,所以我用一周内的零碎时间简单背了一遍张剑黄皮书的单词薄本之后就再也没背过单词(并没有记住)。事实证明,考前查的各种经验贴上几乎都会写的什么单词要一直背、每天背,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较重要,而我的方法很简单——研究且只研究真题,不过一定要足够细致。买了两套张剑黄皮书(1997-2004年,2010-2017年英语的两套真题,前者打基础,后者练技术),刚开始做题特别挫败,觉得文章似懂非懂,做题五道至少错三道。之后我把1997-2004年、2010-2017年英语的真题文章都重新排版整理成了一堆word文档,每行文章之间空出两行富裕,然后全部打印出来,按年份用曲别针装订好。之后先做题、对答案,然后拿出对应年份的真题文章A4纸,对照着张剑黄皮书上的段落翻译以及重点单词释义,仔细研究每篇文章中的每一句话。用红笔标出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单词意思,用蓝黑色的水笔翻译每一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英译中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解文章、提高语感、练习翻译(英语的翻译完全不用练,翻译完所有年份的文章之后翻译模块666)。这个过程刚开始会有点小痛苦,毕竟文章虽然不长,但每年也有六篇文章要翻译呢(阅读4+新题型1+翻译1)。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通史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从先秦到现代,每个时期的特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需熟记于心。我习惯用时间轴的方式进行整理,将各个历史阶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观。要注重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不仅仅是事实。阅读一些经典的通史著作,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文选的学习则更侧重于文献阅读和解读能力。这不仅要求熟悉各种文体,还需能够读懂古文,理解其内涵。我会选一些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经典文献进行精读,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凭注释和译文来帮助理解。我会定期练习写作,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或评论这些历史文献,以此提高自有的解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讨论和交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会参加一些历史研究小组,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历史问题,这样既能从他人的视角获得新的启示,也能锻炼自有的思辨能力。定期做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对历史文选部分,我还建议多接触一些古代诗词,它们不仅是文学瑰宝,也是了解历史情感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凭朗诵和欣赏,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化的韵味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