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前期可以报一个辅导班,主要是马原和史纲,这两部分一个最难理解一个最难记忆,适当做点选择题,等到九月份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再多加时间复习政治,把选择题知识点理解透彻,适当看看真题选择题就行,看看哪些选项容易设置陷阱;政治分析题和当代时事结合紧密,平时可以关注时事新闻,每天花十分钟看看今日头条啊一类的新闻就可以,考前一个月再背一些押题分析题就可以了,把分析题知识点背熟,就算考不到原题,也能把答题纸写满。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开始复习,看到很独到的解题技巧,我都记了下来,做了一本宝藏笔记。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9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
考研英语方面:
研读考研真题是极其有益的,建议选用带有详尽解析的版本。有些同学反复研磨、熟读乃至背诵真题,这对提升英语能力确实有所帮助。对于作文部分,许多人的策略是大量背诵范文,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我个人尝试后发现,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因为我往往在两天后就忘记了内容,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去背一整本书。于是,我选择了“看”而非“背”——细致分析每篇文章的构思,提取句子的主要框架,并学习如何将简短的句子转化为复杂的长句。最终,我能逐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考试前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号称高分或满分的模板,但有些考生反映购买后却发现并不适用,因为通用模板难以完全匹配所有题材。我在写作时有个习惯,那就是强迫自己运用特定类型的句式,如强调句、倒装句或祈使句,具体使用哪种则依据文章内容而定。通过阅读十几篇文章,我掌握了大概的写作框架,从而构建了个性化的模板。事实证明,这个自我编排的模板效果相当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系统分析、设计及优化等多个方面。在理解上,你需掌握系统的动态行为描述,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这些都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前提。特别要注意的是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应用,它们是将时域问题转化为频域问题的重要工具。
控制系统稳定性是考察的重点。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以及根轨迹法都是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方法。要深入理解这些判据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了解并掌握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这是从复变函数角度理解和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另一个关键部分。PID控制是最常见的,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计算参数,是基础;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则需对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有一定的了解,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但却是提升控制性能的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做题”是王道。理论知识一定要凭大量的例题来深化理解,尝试自己动手推导每一个公式,理解每一步的物理意义。对复杂的控制问题,借助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感受系统动态特性。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帮助巩固记忆,理清思路。
在实践中学习,是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另一大法宝。凭参加实验室项目或者自行设计小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样既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增加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