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控制科学与智能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工程管理学院控制科学与智能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南京大学控制科学与智能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成绩,我感到一丝惊喜,出乎意料地理想,呵呵,或许这就是峰回路转。那次之后,就算是正式涉足考研政治的学习了,只不过初期只是浅尝辄止。真正的关键时期应该是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那时候我利用早晨、午睡醒来以及晚上时间来背诵。我在背些什么呢?起初是依赖辅导班提供的教材,但并未全部啃完,而是挑选了一本重点书籍,其他则作为补充材料。后期,我转而背诵真题预测集,并在临近考试的几天里,又匆匆回顾了一遍辅导班发放的讲义。记住,在政治备考中,你背诵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分数,没有背诵就注定失分,因此,背书是致胜的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坦率地说,数学考试结束后,我内心非常不确定,因为平日练习时常常会犯计算错误,幸运的是在考试中这种情况并未频繁发生。我的数学复习遵循常规路径,详细阅读了教科书,完成了课后习题,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大约花费了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虽然我有理科背景,但毕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学科,所以整个复习过程异常艰辛。关键在于我对各个知识点的自我总结和梳理。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错题集,因此我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毕后,都会立即整理出易错的部分。接下来是挑战李永乐的大白本,这个阶段更为困难。我个人觉得大白本的难度比真实试题更上一层,它要求对知识点的应用更为灵活且复杂。然而,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经过这段历程,我的数学复习已接近尾声。如果时间允许,大白本应该再过一轮,但由于我时间紧迫,完成一次后便转入了冲刺阶段。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全套试题的模拟练习上。首先是历年真题反复做了两遍,接着是李永乐的6+2和最后10套题同样做了两次。在最后阶段,我又重温了一遍历年真题。在考试前的半个月,我大致保持着每天一套题的节奏,以维持解题的感觉。说实话,考研数学本身并不算太难,最大的挑战是避免计算错误以及在考场上的紧张情绪。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时间充裕,希望提升词汇量和阅读理解力,建议在复习初期(尤其是提前开始复习时),选择阅读一些原创英文短篇小说或经济学人等专业期刊的文章,目标是理解内容并熟悉常见词汇。我在第二次备考时,使用了《华研外语》的真题集,其中包含40篇出自经济学人的精选文章,因为我觉得自己在经济和科技类文章方面较弱,所以我首先阅读这些,大概读了20篇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系统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比如,要深入理解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如Routh-Hurwitz判据和根轨迹法,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熟练掌握。
数学工具的应用是关键。线性代数、微积分和复变函数都是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例如,状态空间分析、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等概念都需用到这些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一些相关的数学练习题,以确保对这些工具的运用得心应手。
再者,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际问题来检验和巩固。尝试解决一些经典的控制问题,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或者凭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复杂的问题,分解和归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当面对复杂的系统模型时,将其拆分为几个简单的部分,分别理解和处理,再组合起来。这种方法有助于理清思路,降低学习难度。
持续的复习和反思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我会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对比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