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总结起来就是背书和做选择。整个政治的复习比较集中,可能开始的晚,时间比较紧迫。基本上看了大纲,等风中劲草出来就开始背了。 最后就是开始大量的做模拟卷背问答题什么的,我开始的时间比较晚,1月初才开始背,而且主要是以任汝芬的几本书为主。特别是《任之四》,快考研那段时间图书馆里到处都能看到那本蓝色的《任之四》。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高数、线代、概率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这里推荐的是三本教材:同济大学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4、5、6版都可以,清华大学出版的由居于马编著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盛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推荐这三本教材的原因除了是历年高分考生的不二选择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年的命题组成员都是以这三本教材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来命制试题的。首先我们说一下这几本书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看,怎么看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历年的考生在复习这几本教材的时候可谓是五花八门,怎么干的都有,有先复习高等数学的、有先复习线性代数的,更有甚者先复习概率论的。具体的题目也不知道该做哪些,或者是说都做。其实最好的复习顺序是先复习高等数学、再复习线性代数、最后复习概率论。这样做的依据是高等数学是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充分理解高等数学基础之上,像概率里面,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大家还有印象吧,用什么求,用积分,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用什么,也要用积分。另外线性代数里面的概念、定理、推理特别多,而且都特别抽象,因此线性代数尽量提前复习,反复记忆。而概率论部分的题型相对较少,考研试题能出的花样不多,相比较它的题目更加的有迹可寻。历年都有这样的学生想到最后一两个月突击复习概率,可是这部分学生都吃亏了!最后一个月要看的东西太多了,政治你不看不背行吗,专业课你不看行吗!而这时要从头到尾复习一门课,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说,在基础阶段同样要复习概率。
考研英语方面:
说回来,英语应该怎样记单词,我是认为把它放到句子中去记,也就是你最好记一个短语,或者和它相关的一句话,在语境中去理解句子,此外在查单词的时候,建议大家先看英英解释,不要看汉语的,其实很多复杂的单词,都是用常见3000多个英语单词解释的,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不管是考研还是以后出国实用什么的都有很大好处,我用的是之前用的MIDCT,这是一个开源的词典,就是你自己可以往里边加内容,全是英英解释,要是有同学觉得麻烦的话,可以用有道,有道现在也做得比较好了,但是要注意要使用英英的解释,因为有道自动对应的就是英汉的解释,所以同学们要注意。最后同学们在买单词的书时候,尽量要买有例句的,然后自己去背句子(不用太长,主要弄清它的使用语境),这里我就不推荐什么单词书了,因为我也没背过单词,只是最后半个月的时候把黄皮书(就是买真题配套送的)每天花半个小时后瞄了3遍左右,每天大概半个小时吧,因为我的单词积累全是在考研前看〈经济学人〉积累起来的,之前测了一下,大概10000左右,所以要是大家有时间看〈经济学人〉,建议就使劲读,然后自己全文翻译,后面你会发现,那考研英语啥的都是渣渣辉~
考研专业课方面: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维护等一系列软件开发过程。理解并掌握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在复习时,我将这部分内容分为若干小块,逐个击破,确保每个环节都理解透彻。
对需求分析,我强调理解如何编写有效的用户故事和系统规格说明书。对设计阶段,我深入研究了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和模式,以及UML建模语言的应用。编码部分,我不仅关注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也重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理解,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测试阶段,我特别注意了各种测试方法和缺陷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敏捷开发、Scrum框架,以及ISO 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你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和高质量交付。
我还花大量时间研读了一些经典的软件工程书籍,如《软件工程:一种实践导向的方法》和《uml2简明教程》,这些书籍提供了深入的理论背景和实例,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实战经验同样重要。我尝试参与了一些开源项目,凭实际操作来应用所学知识,这我对软件工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实践-反思”的循环模式。先理解理论,凭编程或案例分析进行实践,再反思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形成深度学习,提高记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