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材料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我在复习政治时起步较晚。去年我仅购买了大纲和风中劲草资料,而今年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历年真题、形势与政策、肖八、肖四,还有一本风中劲草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图鉴。如果你在高中时期就有良好的政治基础,我不推荐过早开始复习。我自己是在九月简单浏览了一下真题,到十月底才正式开始背诵。对于理科背景的学生来说,七月份开始准备就足够了,每天投入的时间不需要过多。另外,我认为政治的模拟试题可以做,但不必过于依赖。模拟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巩固细节记忆,然而,想要培养解题感觉,还是要多做真题,特别是选择题。政治选择题往往紧密关联当前时事,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大政方针有着连续性,很多选项实际上是不同时间段政策的变体或其影响结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门考试。9月26日,我正式开始复习,当天翻看高等数学(上册)课本,凭借着依稀的记忆,我用了两天时间扫荡了课本中的所有知识点,并未做一道数学习题。之后,跟着题目来仔细复习,毕竟自己看书走马观花,只是知道有哪些内容而已,并不能够理解和应用,我每天上4个小时的数学课,课后做老师留的作业和对应的复习全书部分,在一个月时间内把基础打好。之后,我开始题海战术,推荐李永乐系列的数学资料,我按照数学复习全书(两遍)、660、冲刺6+2、经典400题的顺序开始做题。当天做完之后,重点分析错题和错误原因。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了张剑的英语资料,但个人觉得不太适用,推荐大家可以试试丁晓钟的,有些朋友反馈效果不错。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分数占比最高,因此我专门选购了一本阅读理解来强化训练。做这类题目时,宜先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这样更有效率。在读每个段落时,要留意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某些选项虽然正确无误,但如果与文章主题不符,也是不能选择的。我还购买了一本完形填空书,实际操作后,包括做真题时,我发现这部分难度并不高,所以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去做。新题型相对容易,做一套真题就能体会到。对于作文,我在11月开始重点练习。机械地背诵模板对英语作文帮助不大,因为在考场上的实际应用可能会受限,反而影响发挥。我的策略是,在平时阅读理解时积累好词佳句,随着时间推移,积累越来越多,最后阶段再专门练习写作,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物理是一门融合了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理解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比如,链节、重复单元、聚合度这些基本术语,是理解和研究高分子性质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它们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性质,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性、熔点等,以及影响这些性质的因素,如分子量、分子结构等。对这些知识点,不仅要知道理论,还要凭实验理解其实际表现,因很多理论知识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
再者,高分子的形态结构,如线形、支化、交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高分子的加工性能和应用特性,这部分内容需有较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凭画图或者模型构建来帮助理解。
热力学和动力学在高分子物理中的应用也不可忽视。例如,高分子溶液的行为、相分离现象、玻璃化转变的动力学等,都需用到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能够将这些理论与高分子的特殊性质相结合。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高分子物理的题目往往涉及复杂的问题,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有效提升解题技巧和速度。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读原著文献,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使理论学习更加生动。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