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了解知识点是必要的,但我初期侧重于分析历年真题的选择题,从中提炼出常出现的误导选项,因为这些常常被用作迷惑考生的工具。至于主观题,我仅概览了答题技巧和构思方法。大约在10月中旬,我才正式启动深入的政治复习,特别是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后期,我把重点放在了肖秀荣编写的模拟试题上,每道题我都仔细研读,并记忆了一部分。结果在最终的考试中,我发现很多题目都在我复习的范围内。
考研数学方面:
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考的不高,应该是作文拉的分(后期完全不想看英语,作文背了两篇范文就上场了,成绩出来很是后悔)。英语主要分3部分:一是单词,单词的记忆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我用的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版,每天抽半个小时背一背,直至上考场前,我反复背了好几遍。二是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得阅读者得天下。刚开始做阅读肯定难(大神路过)。我记得我开始的时候几乎篇篇错一半,后来就不对答案了,专心地把每个生词每个长难句弄懂弄会,正确率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个人经验:阅读提升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原文,选择涉及的长难句尤其要烂熟于心,剩余部分背到能大概说出意思的程度就可以啦。三是作文,作文方面我实在是犯懒了,没什么发言权,但身边的同学买了王江涛的考研作文,目测效果都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环境污染的来源、类型、影响机制以及防治策略;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特别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理论或模型,如地球系统模型或食物链网络,要尽量凭画图或模拟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我会在每个章节学习完后,列出关键点和自有的理解,这样既能检查学习效果,也能为后期复习提供便利。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环境科学原理”不仅仅是理论性的知识,更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关注最新的环保政策、科研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新闻报道,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训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如何评估一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或者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案,都是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应用题型。
再者,做题和模拟考试也不可忽视。凭历年真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定时模拟考试,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价值。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难题,分享学习心得,不仅激发学习热情,也有可能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