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在考研的四门课中,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政治。考研政治就是在考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我也是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刚开始就是疏通一下知识点,跟着老师一步步学下来,在十二月分之前根本不用太使劲准备政治的简答题,把时间多分给其他科。在考研前的一个月,任四和肖四会相继出版,然后就买这两本书使劲背。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复习投入最多,源于从小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复习过程中,我逐渐感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像是在受苦,而解数学题则成为一种乐趣。如果时间允许,我推荐首先阅读教材。我尝试过粗略浏览,但发现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于是转向使用复习全书,并在遇到困惑时回头查阅教材。初次研读进度较慢,每天仅能完成十几页。我还购买了660题,尽管只是选择和填空,但我发现解答起来相当吃力,这让我备受挫败,最终选择了放弃。第二次复习后,我意识到选择填空的重要性,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书,然而仍然进展困难。我只能借助答案,记录下我不熟悉的方法。很多题目都有相似之处,一旦掌握了方法,难度就降低了。接着,我挑战了400题,难度颇高。起初做模拟题,我首选400题,但它依然让我受挫。于是,我转向真实的试题,发现它们不仅简单,还有规律可循。通过不断做真题,整理错误,找出知识盲区,然后回到复习全书寻找答案。这样,400题对我来说也不再那么艰难了。最终,我在数学上的成绩还算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投入了英语复习,通过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来学习,每学完一单元就熟记相应的一单元单词,同时研习何凯文的长难句教程。接着,我开始了阅读理解的训练。有些同学倾向于先做模拟题,把真题保留到后期,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策略。模拟题的命题风格与真题存在显著差异,甚至部分模拟题包含超出考试范围的词汇。因此,真题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并处于核心位置。五月,我开始接触真题,大约重复练习了三次,用到了两份不同的真题资料。初期,我专注于考研真相中的阅读理解,每天一篇,从1997年起一直做到2005年。我会定时完成题目,再亲手翻译全文。在我看来,如果时间充足,手动翻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手段。翻译后,我会对比答案,逐句比对。同时,每一个选择项我都仔细剖析,识别错误选项的陷阱,并做好详尽的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食品科学基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等。对食品化学,你需深入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大量的记忆和理解,建议凭构建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
食品微生物学主要关注的是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生长条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食品安全和质量。理解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和其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性实验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所以尽可能寻找机会进行实验室操作。
再者,食品工艺学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研究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化过程,包括加工、储存、包装等。这部分内容需理解并掌握各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也要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应用”。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例如分析不同的食品加工过程是如何影响食品品质的,或者讨论不同微生物如何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检验理解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既能激发思考,也能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健康的身心是高效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