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材料化工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厦门大学材料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其他相关书籍(分别涵盖知识点和预测题目)。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皮书。直到十月七日左右,收到了《风中劲草》,这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读完一章内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先做单选,再做多选)。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我阅读了两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一次1000题的练习。接下来,进行了第二次通读,并再次做了一遍1000题,但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专注于解决之前做错的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也提供了足够的训练。今年,肖四的表现依然出色,在押题方面做得很好。我主要记忆的是他的冲刺讲义,因为它的内容组织得更为条理清晰。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今年题目比较难,但是高分的也大有人在。我从四月份开始一口气完成了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的辅导书,并做了两本儿在我心目中最珍贵的笔记,基本上是每天都会拿出来翻看。然后我开始做李永乐老师的全书,上面的题型都是比较经典的题型,因为有了老师讲的内容做基础,做的时候很轻松。从十月份儿开始做历年真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从八九年到一五年的真题,留下了几套做为以后的模拟考场用。二刷真题时我用了宇哥的真题大全解,二刷结束后就开始了做模拟题,我做的模拟题有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李永乐老师的6+2。到后期基本上是每天上午拿出三个小时来模拟考场做题,第二天上午来批改整理,错题还是挺有价值的,要多多温习。其实对于学数学来说,最百听不厌的就是多做题,你做题多了水平自然提高,巧合的是最终我的考研成绩和我的宇哥八套卷四套卷平均分是基本一致的。11月中旬到12月初: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过程如上!每天接着刷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阅读,买的历年真题,也没研究哪份的好,就随便买了几份真题,做了两三遍。语法啊长难句啊还有解题技巧和作文什么的,都复习到了,其次做了张剑的阅读题,黄本的那个,还做了星火的150篇阅读理解,感觉一般。在近考试时,买的《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1-2篇。作文这块,在你开始做后十年的题时同步进行,在此对不同类型的考生推荐两种书——a.对死记硬背范式作文的同学,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这本书针对每一种不同的作文从头到尾都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如果是靠背为主的同学,这本书很有用,但同时缺点就如同历史课本一样,迷茫浩瀚不突出。——b对思路清晰灵活或不打算对作文消耗太多时间的同学,建议自己每周写一篇作文练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需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化学平衡常数等,这些都是物理化学的核心。需清晰地理解这些定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理解和记忆。
掌握好公式的应用。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如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朗缪尔吸附理论等。每个公式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理解其物理意义是并应用它们的关键。凭做题来反复练习,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这样既能熟悉题型,又能检验对公式的掌握程度。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容忽视。物理化学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深化,凭亲手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复习时,要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可能的话,尝试复述实验步骤,这对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化学的一大考察点。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学会分解,一步步分析,找出关键信息,利用已知的知识和公式进行解答。这种解题思路的训练,不仅在备考期间,甚至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大有裨益。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物理化学可能会人感到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收获。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适时休息调整,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