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厦门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初次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对政治科目的准备不足。和其他考生一样,我也曾疯狂地搜集各种备考经验和联系前辈求教。普遍来说,身边的考研前辈们都没有因政治而困扰,他们通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和英语上,认为随便记一下政治就能轻松拿到七十分以上。于是,我也轻视了政治的学习,每天草草地翻阅几页就自欺欺人地以为复习过了。然而,在考试当天,当我拿到试卷时,彻底傻眼了。不仅多选题无从下手,就连单选题也让我感到困惑,每一题似乎都认识,却又无法确定正确答案。政治考试结束后,我预感今年的考研将会以失败告终,心情无比沮丧。
针对政治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开始认真对待,购买了一本选择题背诵手册,每天固定时间记忆重要考点。经过两个月的坚持,我逐渐找到了做政治选择题的感觉,脑海中构建起了各部分的时间轴和事件链,解题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大量刷题同样关键,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四遍,以及其他教师的类似800题、1200题至少两遍,可以说我是刷题的狂热者。到了考研后期,我把重心转向政治冲刺,购买了几乎所有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专攻选择题。做完这些题目后,我能大致把握到当年的重点和考点所在。
总结我的经验如下:
1. 梳理“线索”至关重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琐碎,难以零散记忆。你需要找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线索,按部就班地记忆重大历史事件。
2. 反复出现的考点必须牢记于心。别误以为只有大题需要背诵,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要熟记,并且要做到滚瓜烂熟,避免答题时犹豫不决。
3. 多做模拟题,培养手感。由于我第一次考研的政治成绩较差,第二次备考时我做了大量习题,结果证明这确实有助于了解题型规律,找准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材料:可选用张剑编写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针对英语一),以及附赠的精简单词手册(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仅包含单词的中英释义,无其他例如例句等内容),还有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范文背诵(适用于所有考生)。对于英语学习,关键是反复练习真题,建议从2005年的试题着手,至少要做两到三遍,务必涵盖所有部分。这样做的目标是频繁接触题目,深入剖析自身的强项与弱项,以便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博综合"是一门涵盖了历史文化、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多个领域的科目,它要求有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度的理解。对历史文化部分,你需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有深入的理解。这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但我建议你不要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上,应尝试理解和分析历史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考古学是文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熟悉重要的考古发现和遗址,这些都是必备知识。我推荐多看一些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这样不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能锻炼学术思维能力。
再者,博物馆学的学习则更偏向实践性。你需理解博物馆的功能、运营模式,以及策展理念等。我建议去参观不同的博物馆,实地感受和学习,也阅读一些关于博物馆管理、展览设计的书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复习方法,我提倡“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性意味着你要构建起一个完整严谨的知识框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其位置。针对性则是要按历年真题和大纲,找出常考和重难点,进行重点突破。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