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第二年用的《大纲》)、《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徐之明的《逻辑图解》,中期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背选择题考点,蒋中挺的小册子《客观题应试宝典》用来背易混知识,后期背大题、大量刷题,用的肖秀荣《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四套卷》,徐涛《八套卷》,蒋中挺《五套题》,阮晔《四套卷》,背大题还可以用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总结得很清晰,今年全中。政治主要分三个阶段:刷1000题熟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笔记记住所有基础知识应对选择、背大题应对主观题。关于选择题。政治不好的可以8月开始刷1000题,像我高中学理科的对政治一头雾水,尤其马哲政经死了大量脑细胞,如果你是这种情况就不要等《大纲》出来再开始了,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开始刷吧,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可以今天看一章,明天做那一章的题,这样能知道自己看书效果,同时加深记忆,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错很多的。马哲部分比较难,题也较多,可以一天一章,毛中特和近代史可以一天两章(但毛中特第八章那种题量巨大的可能还得两天才能做完),到思修可以三章一天。政治知识很杂,逻辑图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刷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选择题感受下出题人的套路,题目怎么考等等。同时开始刷《1000题》第二遍,这个时候速度可以快一些。到十月中冲刺笔记出来后买来背,每天背一两章,我第一年用的是特别有名的《风中劲草》,知识点的确很全,但我感觉排版太花了,眼花缭乱,就有点不想看,二战用的徐涛的《冲刺笔记》,感觉特别好,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排版简洁,内容也更精简一点,背起来更容易。背一遍之后可以再刷一遍《1000题》,这个时候错的应该会少很多,而且不用翻书了。三刷1000题和背第二遍《冲刺笔记》同时进行,这样基础就很好了,后面刷模拟题会轻松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放弃三刷,我连二刷1000题都没有做到,所以后面刷模拟题会很很多错题,知识点不清晰,花费了大量时间整理错题。我的时间真的太少,所以一定要早作准备,这样不留遗憾。虽然没有三刷但我很认真地背了《冲刺笔记》,总结了很多易混知识点,政治有很多易混需要对比记忆的知识,反复看,确保不会再错。
考研英语方面:
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需要四篇阅读理解一起做,刚开始可能有点困难,但是必须这么做,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到考场上做整张试卷时就不会觉得很累,不会有做不完的感觉或者很疲惫的情况。当大家做完之后就是对答案,思考自己做错的题目:正确答案是如何得出来的,哪些是干扰选项,干扰选项的设置角度在哪里,这个题目归结为什么考点,题型又是哪一种等等问题。把这种思考的方向方法内化到自己的能力中,因为考研阅读很大一方面考的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是需要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的。接下来就是跟着老师学课程,对照讲解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就加深印象,错误就及时纠正。之后还需要对四篇阅读理解进行总结,总结包括单词、长难句、考点、干扰项、解题技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涵盖了从马克思、韦伯到帕森斯等众多大师的思想,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各种方法。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各个理论家的核心观点和他们理论之间的关系,不是死记硬背。例如,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如何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结构分析,或者韦伯的理性化概念如何解释现代社会变迁。对研究方法,我建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巧,还要能够灵活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这在论述题中尤其重要。
人类学民俗学基础是一门深入探索文化多样性和民间传统的学科。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更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理解。我在学习时,侧重于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体系下的民俗现象,比如神话、仪式、民间信仰等,关注这些民俗如何反映并塑造社会生活。我还尝试从人类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既有趣又能加深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我通常会在每个主题下列出关键点,凭填充细节来丰富这个框架。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特别是对需计算或解析的题目。
至于文献阅读,我推荐广泛涉猎,不仅限于教科书,还阅读学术论文和经典著作,这样既能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也能深入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力量。与其他考生交流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甚至发现你可能忽略的知识点。定期自我测试,如模拟考试,帮助你评估自有的准备程度,并针对性地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