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山东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九月中下旬才开始,从红宝书入手,同时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红宝书大家公认的混乱无章法,可以报个班帮助整理知识框架,另个人感觉1000题中题目略多,做到最后快恶心了,不过我还是一题不落的都写了,大家可以买本题目稍微少点的。然后就是风中劲草三本书。肖四的确很给力,一定要认真做,尽量在考前几天,不要太早,任四出题点略偏,个人感觉价值不大,做了一套就没管了。如果哲学部分理解有难度的话,可以看一下任的序列一,解释非常详细,课后的真题可以让人明白重点之处。在看书时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如每天看多少页,几天看完,几天的通融期(一般不能准时完成,会有小事的耽误,但你可以定一个两天的通融期),这样你就可以比较主动的把握时间,我约定每天20页,后来发现不易完成,改为15页,这样耗时1个月完成,我一般在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左右,因为看书易跑神,多是边读边理解,这个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我是暑假结束后才开始复习的政治。肖秀荣的1000题和精简精炼(如果感觉精讲精练太多看政治就头疼,可以选择风中劲草的政治核心考点(一般大纲出来后才会出版))。一开始也没必要做大题,最后一个月要花不少时间被背一些老师出的模拟卷大题,基本都是背的肖的四套卷的大题,这也是押宝。大题,背诵时不要只是和复读机一样念,那样得到的只是瞬时记忆,很容易忘。记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串联出所有关键词,理解答案的推导过程和原理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背答案。要灵活运用你背下来的东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在初期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原先规划从10月起开始准备作文的计划也因此搁浅,导致我只能在考试前的一个月匆忙学习作文格式,背诵模版,我不建议大家效仿这种紧张的策略。根据我个人有限的体验,深入分析过去几年英语一和二的作文真题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模仿写作还是直接记忆优秀的范文都是很好的方法。对于英语学习,不管基础如何,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并投入精力,最终的结果往往不会令人失望。至于最后阶段的模拟试题,我没有做一套,因为我觉得它们与真题的难度相差甚远,但这还是得依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综合的复习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对这些内容,你需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制度及其影响。山东大学的历史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教材是主要参考资料,一定要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深化理解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历史不仅仅是日期和事件,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你凭阅读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对某一历史事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文化因素等。
再者,练习写作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历史综合通常会涉及到论述题,这就需你具备好的论述能力和逻辑思维。我建议定期进行模拟写作,选一些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锻炼自有的论述结构和语言表达。也凭批阅他人的作业或论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也是必要的。山东大学的题目有时会涉及一些前沿的研究议题,所以订阅一些历史学的期刊,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在线讲座,都帮助你拓宽视野,提高答题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调的是持续性和系统性。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