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经历:在创建好大纲后启动复习,从9月持续到11月中旬,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要专心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掌握考试的基本内容,接着浏览浓缩的知识点,确保心中有底。在此期间,不断地练习1000题。一旦“小草”(可能是某本辅导书或资料)出版,就要深入研读,尽可能多地反复阅读,直至你的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1000题做得差不多时,转向历年真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题目,要多次练习并关注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对于十年前的题目,做几次来熟悉一下就行。除了肖秀荣的题目,也推荐尝试其他来源的选择题,如任四、蒋五等,但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体验不同的命题角度,开阔解题思维。在11月底至考试这段时间是第二阶段,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肖四的所有题目务必全部背熟,肖八也建议全背,至于其他的我不曾背过,所以不多作评论。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初我便着手研读李永乐复习全书,大约反复研习了五六次。这本书堪称经典,内容扎实,尤其是那些证明题部分,需要静心去琢磨。初期可能会觉得这些题目棘手得令人头疼,甚至有些沮丧,但只要坚持多做几次,就能逐渐领悟到证明题背后的思维脉络。因此,面对证明题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攻克。我有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与全书相辅相成,其中收录了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题目,用于拓展思考,同时记录了我的错误,即使重复犯错的题目也会被我摘录下来,定期重做。今年的一道填空题最后一问,我发现其题型与我之前常犯错误的题目颇为相似,顿时感到既熟悉又亲切,于是沉下心来解答,虽然选择题错了一道,确实是我还没掌握到位,但填空题全都答对了。我想这得益于我平日里专心致志地研究全书,无论做多少次,都不会提前偷看答案,尽管诱惑很大,但必须等到全部完成后再核对,否则练习就失去了意义。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这是考试的重点。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比如供需理论、效用最大化、GDP计算等。这些基础知识会在后续的区域经济分析中起到支撑作用。建议大家以曼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为主,反复阅读,理解并记忆重要公式和模型。
区域经济学部分,需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区域差距等问题。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比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这样更直观地把握理论的应用。关注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学术动态也很重要,如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等,可能会成为论述题的素材。
再者,考试中的计算题通常涉及到供求模型、成本收益分析等。这里,要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博弈论、投资决策等进阶知识点要有一定的理解。多做历年真题,不仅能熟悉题型,也能提升解题速度。
复习过程中,我提倡定期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化,有助于巩固记忆。定期自我测试,模拟考试环境,调整答题时间,这对提高考试效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