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地理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如果你高中是文科生,9月份准备绝对来得及。基础好一些的,10月份开始准备也来得及。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最后考试的时候熟练运用记忆材料即可。想拿到高分,还要靠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这点也是我在备考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所以建议各位抽出时间把近2-3年的真题拿出来,好好研读一下真题答案,寻找答题感觉,争取考上75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起买了外刊超精读,但其实没怎么看,感觉用处不大)。同时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王的作文相比朱伟的比较朴实,也更容易背诵。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后期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但感觉除了一些素材也没怎么背,而且那些素材最后也没有用的上。所以我的作文考的也不是很好,估计大小作文加起来也就十七八分这样。我觉得,作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光靠背模板作用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模板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文章格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科目。理解和掌握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你需对教育的本质、功能、过程有深入理解,也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形态和理念。我建议使用教材为主,辅以笔记和讲义,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
教育心理学部分需关注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如学习理论、动机理论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实践。理解并能应用这些理论是高分的关键。我会经常做一些案例分析,模拟实际情境来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再者,教育史部分要注重对比和联系,比如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区别,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动因和影响等。这不仅需记忆,更需思考和提炼。我习惯凭制作时间线图表,将重要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使记忆更加生动有效。
至于教学论部分,它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去理解和消化,尝试设计一些教学计划或者进行教学模拟,提升实践能力。
复习过程中,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言喻。它们能帮你把握命题趋势,理解出题人的思路。我通常会把做过的每一道题目都彻底弄懂,尤其是错题,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同样重要。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保证高效的学习状态,是通往成功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