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数字表演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计算机学院智能数字表演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数字表演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我采用了《精讲精练》配合首轮1000题,接着使用《风中劲草》及第二轮1000题,对于时事政策部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小型手册。至于主观题,我主要依赖肖四。从9月中旬起,我每天投入1-2小时进行复习。我的政治成绩平平,主要是因为我不善于记忆,而且专业课程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尽管购买了不少主观题资料,但实际上我仅完成了肖四的背诵。复习后期显得尤为匆忙,连肖四的选择题都没来得及全部完成。实际上,进入12月就应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而我直到月中才开始重点背诵,这不仅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也占用了其他科目的最佳复习时段。建议大家别像我这样,以免影响整体复习效果。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之前建议把全书刷2遍,但不止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建议每做完一小节的题就进行考点的整理,有时间的可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我当时数学是用了错题集的,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该题的考点,以后遇到类似的考题时就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了。刷题一定要刷的有效!!!我当时线代部分没有看全书,直接用的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分册,那个里面知识点讲地比较详细。我当时认为不会考太难,就没有注意难题的练习,660题也没有刷,后期只做了两三套模拟题,心思全放在真题上,结果今年考的难度远超去年,然后我数学就有了史上最低分118...奉劝各位,在抓好简单题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难题!!!660题、张宇18讲和模拟试卷一定要认真对待!!!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背单词这项任务并无太多热情,初期购买了红宝书,却未能完成任何一单元的学习。随后我发现,我并不擅长通过传统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于是转向使用朱伟的《恋恋有词》,设定每日午后攻克一个单元,总计30个单元,正好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一轮。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次日早晨用半小时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在此推荐一个小技巧,即在第二天早上复习时,备个小本子记下那些你不熟练的单词、短语和知识点,附上中文释义,不认识的单词也可抄录,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定期回顾。我选择在第三天默写这些内容,以加深印象,找出自己的弱点,以便下次重点关注并反复练习。同时,十二月开始,我会滚动复习之前的句子和作文,并不断翻看单词,保持对它们的熟悉度。
在这个阶段,我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了从2008年至2019年的历年真题,每次做2至4篇文章,务必确保事后进行深入总结,彻底理解每一篇文章。由于真题需要多次实践,预计在考试前会做3至4遍,具体计划可按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这些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每一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在需求分析中,学会使用UML等建模工具是非常关键的;设计阶段则需理解模块化、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编码阶段,你需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测试阶段,了解各种测试类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以及如何编写测试用例;软件的维护和更新也是重要的一环。
软件过程模型,比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螺旋模型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你需理解每种模型的特点,知道何时适用何种模型。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也需扎实掌握。
再者,软件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标准,如ISO 9001、CMMI等,这些都会出现在考试中。了解并能运用这些工具和标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动手做项目、编写代码,甚至参与到开源项目中,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实际运作。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凭模拟试题或者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