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习惯于每日抽出空闲时间来温习课本,特别是政治的后几章节,由于我对历史有兴趣,理解起来相对轻松。大约在十月底,我已经完成了精讲精练的第一遍阅读。由于肖秀荣的八套卷,通常称为肖八,要到十一月中旬才会发布,于是我在那之前重温了一千题中的错题,并且做了往年的真题选择题。当肖八问世后,我就开始着手解答,不过并不太纠结于得分。正如肖大所强调的,肖八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知识盲点,因此其难度可能略高于真实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提前开始了英语复习,并且执行得相当有效。从大三下学期起,我遵循艾宾浩斯记忆理论,每日学习1个词汇列表并不断回顾以前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我掌握了基础词汇。对于超出范围的部分,我看了一遍但未能记住,就选择放弃了。针对一些难以记忆的单词,我会利用有道词典,在使用手机时顺便浏览,以此帮助记忆。暑假期间,我正式开始做张剑的150篇练习,但由于假期较短,只能间歇性地完成几篇,错误率高达3个或以上,但我并未过于担忧。期间我还购买了考试虫的长难句教程,可惜一页未翻,深感遗憾。进入大四,尽管课程繁重,我还是坚持复习单词书,并完成了约20篇张剑的练习,随后立即转向真题(从2007年开始的题目)。在复习过程中,我对真题进行了大约两到三轮的精读,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相较于150篇,真题显得更为正规,做起来更加流畅。这时,我已经大致复习了五遍单词,能记住80%至90%。考前,我完整地做了几套模拟题,背诵了黄皮书中的作文模板及常用句子。有人建议持续阅读和保持单词的记忆,但由于时间安排,我在12月的确有大约半个月没有做阅读。坦白说,直到考试前夕,我都觉得自己准备不足,差距很大,心里没底,不过还是决定试一试。幸运的是,今年的英语考试难度不算高,除了最后一篇阅读有些费解,其他部分我觉得还算顺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博综合"这个科目,它涵盖了历史、考古、艺术史、博物馆学等多个领域,需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和深入的理解。我建议你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基础知识积累**:这是最基础但也最重要的部分。你需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脉络,掌握主要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了解各种艺术流派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复旦的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高分的关键。
2. **深度阅读与笔记**:选几本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深度阅读并做详细的笔记。例如,《中国通史》、《世界文明史》、《中国考古学概论》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构建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3. **实践案例分析**: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活动,分析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也能提升答题能力。
4. **论文阅读与写作**: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提高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尝试自己撰写一些小论文,这将有助于你在考试中更好地组织语言和观点。
5. **历年真题练习**:复旦的题目通常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凭做历年真题,你熟悉题型,训练自有的答题速度和逻辑结构。
6. **讨论与交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定期进行讨论和答疑,这样不仅互相学习,还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