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历史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利用张剑黄皮书配套的词汇书来记忆单词,主要采用词根法,效果相当显著。这本书分成了30个部分,我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来学习,即在第1、2、4、7和15天复习第一天所学的词汇。这个策略非常奏效,能在44天内完成5轮复习,涵盖所有30个单元。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确实有些艰难,但只要熬过去,后续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在此插一句,词汇基础在初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你的阅读能力,所以别指望后期再匆忙背单词,那时恐怕已无暇顾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专业基础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都需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对中国古代史,一定要熟悉各个朝代的主要事件、人物以及社会变迁;对中国近现代史,则要关注重大历史转折点和社会思潮的发展。世界史也不能忽视,特别是与中国的交流互动部分。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时间线法,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阅读经典的历史原著也非常重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它们能提供原始的历史信息,加深你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关键。历史学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需理论的支撑。你需了解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等基本理论,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这就需进行深度阅读,比如阅读《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经典文献。
再者,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历史论述题往往要求你综合运用知识,提出自有的观点。这时,你需有条理地阐述论点,用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来支持观点。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主观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凭模拟考试环境,你调整自有的应试状态,减少实际考试时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