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考研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2023年怎样查看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4年11月02日 14:42:09

考研招生简章通常会在报考高校的官网上发布,并且一般于每年的年某考研品牌布。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具有推荐免试资格,那么不妨一起来看看推荐免试的好处吧。

1. 招生简章

这是由招生单位(如高校或科研机构)发布的介绍性文件,旨在向考生提供关于学校概况、报考条件、报考流程、联系方式、学制、学费等内容的重要信息。简单地说,它是学校为考生制定的一套游戏规则,报考该学校就需要遵守这套规则。

2. 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按院系和专业公布的招生计划及其考试科目。简而言之,它告知考生哪些专业正在招生;各个专业的招生名额是多少;考试科目是什么等信息。

如何快速获取最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1. 考研信息发布平台会及时更新各大院校的相关招生信息。

2. 学校的官方网站也是一个查找信息的好地方。通常可以在学校研究生网站上的硕士招生栏目中找到所需信息。

3. 同时也需要关注报考专业的院系网站,了解院系简介、师资队伍和专业详情等信息。

每年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都会在前一年的夏季末至秋季初发布。对于那些从年初便开始备考的同学来说,可以先参照上一年度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除非有重大的政策调整,否则这些资料通常不会发生太大变动。

因此,2018年的考生在新招生信息未公布前,可参照2017年的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版本的重要性

1. 注意招生信息的年度标识。许多学生可能会误以为旧版招生简章适用于当前年度,这样可能导致信息错误并给后续复习带来负面影响。

2. 明确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别。有些学校会分别列出这两种类型的研究生成招简和目录,务必仔细分辨。

3. 推荐免试与考研的不同之处。同一招生单位可能公布两类不同的招生简章:一类面向推免生,另一类面向需参加12月初试的学生。请注意标题中的“免试”字眼以区分开来。

深入解读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的关键内容:

关键数据——招生人数

1. 计划录取人数

2. 推荐免试生的人数或比例(可通过对比以往招生规模和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估)

自2013年起,教育部规定推荐免试生的比例不得超过招生总数的50%。无论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推免生,都可能出现少数被录取后放弃入学的情况,这意味着统考招生名额会有所调整。

重要资源——三大网站

1. 某考研品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涵盖在线报名、调剂等功能,并发布各类招生政策与公告。

2. 报考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发布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初试成绩、复试通知、复试结果、录取名单等相关资讯。

3. 所属院系的官方网站:提供院系概述、教师团队、专业特色等方面的信息。

必备条款——四大条件

1. 政治立场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

2. 教育背景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 通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自考、远程教育等方式,在明年九月前取得或已持有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

- 只拥有毕业证或肄业证,则应注意报考要求中的详细说明,比如是否允许同等学力申请,如有必要还应留意其它附加条件(如外语水平证明、进修经历、工作年限、发表论文情况、加试要求等),这些要求可能是多项选择题而非单项选择题;

- 高职高专毕业生若打算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需特别注意是否有额外规定(如禁止跨专业报考、发表文章的要求等),同样地,这些条件可能是多条满足一条即可;

- 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资格者亦可再申请硕士学位,但无法享受奖学金福利;

- 在校研究生报考需确保招生简章中没有明确要求提前得到原培养单位许可或在资格审查环节出具学院批准书;

- 海外留学生回国继续深造,其国外学历(学位)证书需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验证,故应及时完成相关手续;

- 现役军人依照军方规定办理,需掌握内部流程和规定;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项目考生及其他特殊类别申请人,学校通常会另发专门的招生简章;此外,他们还将与其他统考人员共同参与复试。

3. 年龄限制

自2013年起,已废除40岁以上不可报考的规定。

4. 健康指标

国家设有统一的健康评定标准,由各校执行(例如:色盲患者不能选择化学、交通运输、测量技术等相关领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适合从事医疗保健或食品安全行业)。无论是在校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所设定的身体素质门槛是一致的。考生可以通过查阅高中招生手册或目标院校本科招生规章来确认自身健康状况是否达标。

考前必做四件事

1. 报名途径

- 报考点:通常对统考、联合考试、个别考试、推荐免试等不同类型考生有特定安排;并且,不同专业的考点也可能有所不同,务必要留心。

- 在线注册

*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均有指定日期。预报名主要服务于应届毕业生熟悉系统环境,尽管在此期间提交的数据也有效,但如果之后没有更改需求的话,不必重复正式报名步骤。

* 应届毕业生预报名时段:2014年与2015年设在9月25日至28日,2016年至2017年间则是9月24日至27日。2018年具体日期尚待官方通知。

* 全国范围内的正式报名期为每年10月10日至31日(每日9:00至22:00)。除非出现特殊情况,预计当年的正式报名时间将维持不变。

* 官方网站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

- 实地确认

* 时间:2012年至2015年固定为11月10日至14日;自2016年后起由各省教育招生管理部门自行决定并公布,大体集中在11月初,请密切跟踪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通告。

* 往届考生需带上身份证、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而在校大学生只需带齐带有注册印章的学生证件和身份证,用于信息核验、拍摄照片以及最终确认志愿信息。(注:一次报名只能选定一个有效志愿)

2. 缴费事宜

- 自2013年以来,部分地区实行线上支付报名费制度,涉及省市包括北京、重庆、天津等地,其余地区依旧采取实地确认时缴纳的方式。

- 相关费用依据所在地而定,请访问研招网首页查询报名须知。

3. 特殊提醒

注意各个招生单位可能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方向只接收推免生;2017年,中国药科大学要求考生在报名时填写指导老师姓名;北京大学(包括医学院)规定考生需另行上传个人电子照片等。

4. 准考证领取

遵循官方通知时间,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建议至少打印两份副本,因为初试成绩查询时需要用到准考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候选人可能另有特殊要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