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门学科,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科目的关注度会有所差异,但切勿掉以轻心或急功近利。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有效的复习计划。比如,如果你是理科生,但对政治不够精通,那就需要提前着手准备,不可轻视。
我本人的政治复习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即“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难以分辨重点,导致阅读进度停滞不前,最终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作为替代。后续的复习材料主要也是围绕肖秀荣的书籍展开。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了1000题的练习,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核心仍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做题时应专心致志。考试时,避免因基础知识点失分至关重要。由于专注于专业课程,我的政治复习进展较为缓慢,完成1000题已是十一月中旬。之后,我重新回顾了“知识点讲解”,并购买了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如“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用以背诵大题。
对于政治复习,我发现其投资回报率最高,效果显现也较快,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你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的努力和期望。11月和12月是复习政治的理想时段,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决定胜负,所以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并灵活应对。哲学部分要吃透概念,题目虽灵活,但始终离不开基础知识;时事政治则需在考前多加关注。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出题模式,找到答题的感觉。面对大题,应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分点阐述,理解问题含义,将记忆中的知识点与试题关联,争取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历年真题,我以张剑的黄皮书为材料,97年至04年的试题重做了两次,而05年到上一年的则完成了五次。初次接触时,我把重点放在翻译上,一字一句地翻译阅读理解,通过对比译文与标准答案找出差异,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自然而然就能解答题目。第二次再翻译时,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寻找答案,尽量减少依赖解析。对于05年之后的题目,我没有在第三次重做,而是从05年开始,每天完成两篇阅读理解,并仔细研究解析,剖析文章的答题策略和设题要点,这次也开始接触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第四次,我专注于识别每个年份试题中的陷阱,了解命题模式,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最后一次,我完整地模拟了一套真题,结果并不理想,让我颇感挫败。现在回想起来,在复习过程中不必过于纠结做题的正确率,重要的是保持持续的学习,每天都会有进步。翻译练习我坚持到考试前一天,最初跟随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后来转为翻译真题,反复进行了三次。至于作文,我在暑期过后开始使用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我按主题和类型来背诵,两天一篇,第三天进行默写(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每完成一个主题的背诵,我会尝试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组织行为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框架,例如了解公共行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模型,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关注国内外的公共管理实践,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论的理解。对这门课程,我认为讨论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参加一些学术论坛或者小组讨论,这样既能锻炼逻辑思维,也能拓宽视野。
信息检索,虽然看似技术性较强,但其实更需理解和应用。你需深入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布尔运算、TF-IDF等算法,也要熟悉各种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我建议多做实际操作,比如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对比结果,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对信息评价和利用的知识,要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鉴别和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每学习一个新知识点,都尝试去联结已知的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强化记忆。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能忽视,它们不仅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风格,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对公共管理学,我会推荐阅读一些经典的学术论文和书籍,如"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等期刊,以及奥斯本的《重塑政府》等著作。对信息检索,除了教材,还参考《信息检索教程》这样的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