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八月下旬开始准备的,八月下旬到九月初,马原这部分可以听课,毛中特思修近代史等看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就可以啦~九月初回到学校开始看肖老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晚用时两个小时~看完一章知识点做一章的练习题,做1000题我建议把自己选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别写在书上,做完以后对答案,把做错的以及不会的都在书上用自动铅笔圈出来,弄清楚正确答案的缘由,不要放过小的知识点,以及自己凭感觉选对的题,也要认真对待!第一遍完了以后我又回过头来看了一遍毛中特和马原的重点部分,大概在十一月底完成知识点复习和做题。这个时候可以买来《风中劲草》再过一遍知识点,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总结更精炼一些,适合用来巩固之前第一遍的复习。然后就是做第二遍《1000题》,只挑第一遍做错的做就行,重点放在马原毛中特和史纲上,思修可以适当重视一下。复习风中劲草一个小时,做题四十分钟,二十分钟对答案,记答案里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用了一个周左右,接下来就是做肖八啦,一共八套卷,选择题要认认真真做,大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答案是怎么组织的~还有蒋中挺的《五套卷》这个也是在这段时间做的。然后就是十二月十号左右了吧,开始背徐涛的《小黄书》知识点还是挺多的,再往后就是肖四,我们给政治的时间就要多啦,至少两小时,我是给了三个小时,大题真的让我头疼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一定要多做几遍!一遍是不行的,至少两遍,肖八肖四的选择题都是精华,谁不做谁吃亏。肖四的大题一定要背,一共四套卷,每套五道大题,两天一套,八天背完,回过头来再背一遍,一直背到24号晚上。期间我把小黄书和肖四可以结合起来,互通有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前期复习的时候就要把基础打好,看课本,看复习全书,认真做复习全书上的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目最好用醒目的东西标记一下,以后就会重点复习该题型。我一般把复习全书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不至于让复习全书的答案影响到我做题的思路,最后竟然整理了四个笔记本,然后就送给学妹了,哈哈。第二遍依然认真看复习全书,查漏补缺每个知识点,把标记的题目重新做一下,仍然不会的就再用其他颜色重新标记。整理每章节内容,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一下最好。强化第三遍就相对轻松,把不会的题目,遗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最后整体把握。数学要注意思路逻辑,没思路就不会解体,所以最后整理一下不同的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比如求不同结构类型的极限对应的方法也会不同。数学真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完,不会的内容再次梳理,举一反三。。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没错就是这样,什么语法基础什么鬼的都不管,单词加阅读,一遍一遍刷其他都不管。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只对六个,(手动笑脸),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接下来说下真题阅读,阅读只做真题的就可以,留最近两年的真题最后做模拟,一篇阅读,先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全文笔译,之后根据笔译的内容再做题,对比两次的答案,最后对答案,根据自己的翻译内容找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或者对是为什么对,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大概笔译上十多篇,翻译和阅读都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类专业综合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以及通信原理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有条不紊地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字电子技术,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则是重点。你需熟练运用Karnaugh地图进行简化,并能设计出基本的计数器和寄存器。了解并掌握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也是必要的。
模拟电子技术中,晶体管的工作特性、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电源电路的理解都是关键。特别是,理解放大器的线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以及如何计算放大倍数和静态工作点,这些都是常考点。
信号与系统的部分,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逆变换是必备工具。要深入理解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系统的特性。
通信原理主要涉及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误码率计算等内容。你需熟悉各种调制方式,如ASK、FSK、PSK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北航的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综合性,所以不仅要公式,还要懂得灵活应用。找到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有效提升应试能力。参与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