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听老师讲课,做做笔记什么的,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楼主政治考的还可以,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八月末我便着手准备英语学习,初期专注于词汇积累,完成了恋恋有词的几个单元,还研读了大部分的红宝书。进入九月,我逐渐开展基础阅读训练,听说张剑的阅读材料颇受好评,因此也投入其中。十月中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每天一套,从1998年的试题做起。到十一月结束时,我才完成所有真题,但仅对了答案,并未深究解析。紧接着,我又反向重做了这些真题,从最近一年往回推,同时预留了两套用于模拟考试。这次我认真研究了解析,查阅生词,记忆重要句子。十二月,我按照题型进行专项复习。此外,我开始为写作做准备,跟随王江涛的考研英语满分作文进行背诵,直至考前一天早晨,我分别背诵了10篇大小作文。因为我的写作能力确实有限,所以我强迫自己多背诵以提高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信号的基本类型(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技术、信道模型以及噪声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构建通信系统基础的重要元素。
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傅立叶变换是分析信号频率特性和处理信号的关键工具,在通信系统中,无论是频谱分析还是滤波器设计,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对Z变换的理解也很重要,它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
再者,通信系统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也是核心内容。例如,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纠错编码如奇偶校验、CRC、汉明码,以及卷积码和 Turbo 码等,对理解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护机制极其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凭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仿真,直观地看到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遇到难题时,不要怕,尝试从基础知识出发,一步步推导,或者寻找相关的案例解析,都能帮助你突破难点。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十分有益。与同学交流思路,互相解答疑惑,能够提高思考深度和广度。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发展,也能帮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通信原理。
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长期学习的动力源泉。通信原理的学习可能一开始会感到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定能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掌握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