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电子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四川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早。我从暑假开始每天晚上看一章政治,用的书是肖秀荣很厚的那本(全书一共40章的一天一章,40天就看完了)我真的是很单纯的看,导致我看完以后什么都没记住。但是没关系。看了以后做配套的1000题,建议用铅笔做,因为你会刷很多遍,或者是用专门的一个本子坐上上面,后期你可以比较哪些题你错了很多,哪些题你进步了,哪些题你本来蒙对,后来做错了......选择题很重要!!这句话是真理,以前我不信,考完政治我就信了。因为大题得高分太不容易了,而选择题活脱50分,比大题好拿(但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一定要多刷选择题。后期大家政治的书都差不多)这个书是对肖秀荣的考点的精炼,每一句都可以出选择题的,这个,好好看,不用背,真不用背,选择题刷多了,看多了,考点自然就记下来了,然后陆陆续续的肖八,蒋五,米六,肖四,蒋三都会出来,反正市面上有的,我都买来做了,只做选择题,然后错题多留意。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不是高分,但是还是想多讲讲。用的资料:数学考纲,课本,二李全书,李正元的真题,660、400题以及合工大模拟卷。资料不多,毕竟数学资料贵精不贵多,关键是自己下笔多做两遍。具体时间安排就不赘述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按自己的进度安排。但是强烈建议开始复习数学的时候做一个整体计划,然后根据实际进度安排到每天即可。第一遍做全书的时候感觉都不会做也不要慌,正常现象。660这本书我强烈推荐,虽然我磨蹭了两个月才做完,但是做完以后我再刷第二遍全书的时候能做百分之七八十的题了。套题我是:五套试卷为一周期,3套真题2套模拟,这样会有难度区分;十天一周期,一天做套题,第二天订正外加复习以前的错题。但我这人呢非常粗心,题目数据能看错,计算也是小错误不断,导致真题模拟也经常上不了130,那时候还是有点急的,因为我的目标就是130+。但是考场上仔仔细细做下来的结果也还可以。所以大家平常不要太在意模拟成绩,没必要和别人去对比,只要认真总结错误争取下次不犯就好。时刻记得最后一次的考试才是你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从词汇入手,我在大三下学期间歇性地用一本单词书完整地学习了一遍考研词汇。记忆单词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有人认为使用百词斩只记住了图像,但事实上,频繁接触确实能加深印象。记住单词并不意味着一次就能牢记,而是一个反复熟悉的过程。任何一本单词书都可以,做阅读时遇到生词可以直接在书中查找,无需网络,并且考研单词通常会标明来源。可以将词库设置为考研词汇,同时,在做真题阅读时,将每个陌生单词单独摘录下来,每日温习,这种方法与文章内容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如果对每篇阅读都进行总结,还能发现出现频率高的词汇,从而更加重视这些词汇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数据的载体,系统则是处理这些信号的工具。你需深入理解离散时间信号、连续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等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它们来分析问题。尤其要把握好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以及Z变换,这些都是理解和解决信号处理问题的关键工具。
掌握系统的性质和分析方法。线性、时不变、因果性和稳定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对这些性质的理解需凭大量习题来深化。学会用微分方程或者传递函数描述系统,这是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对滤波器设计,我会建议你多做实际操作,比如利用MATLAB进行模拟,这将有助于你直观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再者,信号的频域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如卷积定理、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等内容,都是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这部分理论性强,但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凭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你不断提升解题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我推荐使用《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版)作为主要教材,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且深入,配套习题也非常有挑战性。
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和毅力。当你困惑时,不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找同学、老师讨论,甚至在网上寻找相关的解答资源。每一个难题都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