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因为这门科目是回报投入比最高的,单位成本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庞大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因为我个人拖延症比较严重,政治总想着考试之前才背诵,所以有些计划内的数目并没有看完,如果开始得早,我建议大家还是把下面提到的几本书都看一下。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肖老的微信号我到现在都留着,它为我提供了太多有用的信息,也算是对我考研经历的一个留念。肖老的书我一共买了四本,《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边,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直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我都在反复背诵回忆《4套卷》大题答案,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光《4套卷》就押到了四道大题,所以《4套卷》绝对是重中之重,切不可忽视。最后就是时政,我只是自己整理了一些可能考的时政,还有在肖老的微信号上也读到了几篇肖老亲自整理的时政分析,上面还附有一些自测题,如果对时政不放心,大家可以考虑买一本《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里面有最新的时政要点更新。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上面说的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中间因为感觉自己看书还是蛮吃力的,之后开始准备复习全书,因为第一遍看课本看得仔细,看起全书不是很吃力,但是容易错,记得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就没有对几个。跟老师交流了很久,老师一直安慰我说是刚开始做大家都一样qwq,后来就慢慢好多了。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留下了近两年的,用于最后模拟),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做模拟题,当时模拟题难度大于真题,备受打击,不过接连几套下来也就慢慢适应了。模拟题完了之后就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汉语: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良好,但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写作部分,我购买了词汇书《红宝书》以及某品牌的阅读理解练习册(200或200篇)。我还使用了张剑编著的《黄皮书》,涵盖了阅读基础到提升的篇章,以及他的新题型和翻译专题训练。此外,我还练习了张剑的100篇作文,并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备考策略颇为有效。
在作文方面,我收集了一些作文素材,并参考了朱伟老师的书籍,针对各种主题进行了分类,如辩论类、贡献类、环保类等。我挑选那些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的例子,以减少记忆负担,一个例子甚至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复用。对于大作文,建议原创,避免依赖模板,不过可以借用一些框架结构。遗憾的是,尽管我购买了朱伟老师考前的作文小册子,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充分研读,小作文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首要任务是练字,尤其是手写印刷体,因为它对作文分数影响极大,而此时还来得及,若等到开始学习作文时才着手练习,那就太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在于系统分析。理解并掌握线性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包括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达式),稳定性分析(Routh-Hurwitz判据,根轨迹法)以及性能指标(超调量、调节时间等)。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控制器设计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PID控制器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要熟练掌握其原理和参数整定方法。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如LQR、卡尔曼滤波等,也需理解和应用。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理解不同控制器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再者,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虽然初学者可能会觉得难度较大,但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滑模控制等方法,对深入理解控制系统的行为至关重要。这部分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做思考,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利用MATLAB的Simulink或其他仿真软件,模拟设计的控制器在不同系统上的表现,直观地看到理论的效果,帮助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的实质。
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应用-反思”的循环模式。先理解概念,凭习题或项目实践应用这些知识,反思结果,调整理解,如此反复,真正掌握自动控制理论。
在考研准备阶段,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也很重要,这样既能检查学习进度,也能适应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保持好的心态,自己,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