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与人脑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语言与人脑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与人脑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7月底8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同时配套《1000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9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1000题》。刷完以后差不多到11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初,我主要是肖秀荣的书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12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重点谈谈词汇学习。考研所需的词汇大约为5000个,但排除初高中的以及大学四六级的词汇,仍有约3000个需要掌握。初期初次记忆时,每日应预留3至4小时专心记单词,每天学习新词100个,并回顾旧词约300个。此阶段的关键是速度,不必在意发音或拼写,关键在于考研笔试只涉及阅读理解,所以看到单词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到目的。推荐使用单词APP,因为它会自动规划每日的学习和复习内容,既高效又便捷。对于自控力较弱的同学,选择一本主流的单词书自行规划进度也是不错的选择。经过首次记忆,你的词汇量应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次记忆单词时,最好结合第一次的整体复习,在阅读练习中同步进行。尤其关注那些频繁出现在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特别是它们的偏僻含义。第三次复习则需反复强化之前难以记住的重要单词和具有多种含义的常见单词,以巩固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是一门基础且广泛的学科,涵盖了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我建议从定义、特征、实例三个方面入手。例如,理解什么是元音,它的发音特征是什么,以及在不同语言中如何表现,这样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定期做题和回顾,强化记忆,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语言学流派》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需深入研究它们的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比如,理解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概念,不仅要他的理论,还要尝试理解这个理论为何提出,它在实际语言分析中的应用。对这部分的学习,阅读原著或权威教材是非常有帮助的,凭讨论和辩论,能更好地理解各种观点的异同。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制作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清晰地展示知识点间的关联,帮助理清思路。多做历年试题,熟悉出题模式和答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尤其是论述题,除了准确表述理论,还需展示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不要忘记,语言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对人类思维和文化的洞察。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会你对语言学有更深的理解和兴趣。例如,你分析日常对话中的语用规则,或者探讨方言与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