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专攻理科,对政治的理解几乎空白,直到考研前夕。有些同学早在暑假就开始复习政治,而我则依赖大纲解析,也听闻有同学推崇精讲精练,这就像全面复习指南,挑选一本深入研读便足够。我会阅读完大纲解析的一个章节后,对应完成1000题的部分,答案不直接写在书上,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最好记在小笔记本上。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溯到大纲解析找答案,并用红笔标注,这样初次做题时即使错误多也能重新梳理一遍内容。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两次通读了大纲解析并完成了1000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式是专心做选择题,错题对照大纲解析查阅,主观题无需死记硬背,只要理解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的解答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文背诵。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几乎是每位考生必备的,它汇总了所有关键知识点,相当于大纲解析的浓缩版,适合后期快速回顾。然而,我更倾向于大纲解析,因为其详尽的解释,而非简单的条目列举,所以我并未充分利用风中劲草这本书。
实际上,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在我看来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没兴趣,尝试去喜爱它,你会发现政治其实很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能指导我们解决日常问题,学习近现代史则需构建自己的时间轴,将中国历史大事串联起来。考研是个持久战,不必总是计算着何时才能结束,那样只会增加焦虑,倒不如适应当前状态,专注于如何让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阅读分数与整体英语能力的关联度并不显著,然而翻译和写作的成绩更能体现英语水平。应充分发挥个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尽管我个人的英语水平只是一般,但我在阅读理解上取得好成绩得益于深入研究,包括探究文章的创作背景、词汇难点、复杂句子、结构布局以及题目解析等各个方面,每一项都剖析得极其细致。因此,我的阅读成绩最终颇为理想,而这种严谨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题目,如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颖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各种哲学流派、理论和思想家的科目。我的建议是要有系统地阅读经典著作,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理解他们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式。不要忽视近现代哲学,如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构建自有的哲学知识框架,将不同的哲学理论有机联系起来。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们帮助你梳理思路,强化记忆。
“哲学基础”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这部分需熟练掌握逻辑的基本原理,例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以及常见的谬误和反驳技巧。我会推荐大家多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来熟悉这些概念。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关键在于不断质疑和反思,无论是阅读文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都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发现讨论和交流非常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启发新的想法。参加一些哲学论坛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答疑解惑。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我想强调的是,哲学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是需理解和领悟的。在备考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学习,更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享受探索未知的乐趣。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自有的潜力,这是我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最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