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南京大学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把更多时间投入在其他方面,直到十月我才着手复习政治。每天课程结束后,我会结合肖秀荣的精讲精炼阅读,并同步完成他的1000题集,答题后仔细检查每个题目,以此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接着,我转向了风中劲草的学习资料,随后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肖八和肖四的练习。我认为政治复习应更早启动,最好从九月就开始。另外,关于参考资料的选择,我全程依赖肖秀荣的书籍,网上的反馈也非常正面。从精讲精炼、1000题,直至核心考点及最后的肖八、肖四,我都遵循主流推荐进行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还是不会,实在不行了问老师。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指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之前上课的笔记翻翻,不想做,只看解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的复习开始得最早,也执行得最好。大三下开始,按艾宾浩斯记忆法开始每天记1个list,重复前边的list,一个学期基本记住了基本词汇。最后超纲部分看了一遍,没记住放弃了。很多顽固单词我用了有道词典,玩手机的时候先看一看,辅助记忆。假期正式开始做张剑150篇,由于假期短,断断续续得看了几篇,每篇错三个或者更多,没太在意。期间还买了考试虫长难句,一点没看,惭愧。直到大四开学,虽然课很多,还坚持过单词书,张剑150篇总共做了二十多篇,停下来,马上转做真题(07年以后的)。在复习的过程中,真题大概做了两三遍的样子,每篇每句都读懂了,真题明显感觉比150篇要正规,做起来顺手得多,此时单词已经过了5遍左右了,百分之八九十都记住了。考前只完整做了几套题,背背黄皮书后的作文模版,一些常用的句子什么的。有人说阅读不能停,单词也要坚持到最后,但是由于时间分配问题,12月阅读至少中断了半个月。说实话,考前并没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而是感觉差很多,不放心,就这样去试试吧。好在今年英语出的不很难,除了最后一篇阅读部分看不懂,其他感觉还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三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了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等核心领域。对天文学,深入理解物理原理至关重要,因它是解析宇宙现象的基础工具。力学部分,尤其是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理解星体运动规律的关键;电磁学则涉及到星际物质的行为和恒星的能量产生机制;热力学和统计物理能帮助理解星体的温度、压力以及能量转移过程;光学则是探索遥远星系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先从基础理论入手,确保每个概念都清晰明了。例如,理解力的作用、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以及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等。要重视公式推导,这不仅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也有助于解题。对复杂的问题,尝试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混淆。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普通物理》的经典教材通常配有习题集,这些题目覆盖了大部分考试内容。历年真题也是很好的练习材料,它们能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在解题时,不仅要关注答案,更要理解解题思路和过程,这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实验和模拟实验也是学习普通物理的好途径。凭亲手操作,你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加深理解。即使在家中,也利用一些在线模拟软件进行实践。
讨论和合作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找一个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学习效率,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