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正式复习从八月底政治考纲正式出版以后开始。政治想得高分,关键还是在于选择题。政治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和《4套卷》)、风中劲草,最后是其他名师考前冲刺卷;第一阶段:9-10月,刷选择题。肖秀荣《精讲精练》和《1000题》配合使用,刷1-2遍选择题,看一章刷一章,尤其重视积累错题。在这里给大家提个建议,《1000题》做题之前可以复印1-2本,可供后期重复刷题使用;第二阶段:11月,再刷一次《1000题》和做一做《讲真题》的选择题,看看往年真题的选择题风格是怎么样的,同时结合使用“红宝书”和风中劲草,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第三阶段:12月-考前,重点看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而政治大题,大家要把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答案都基本上能背下来——原因很简单,一是完全有可能考到原题,二是背下来后即便不考原题,类似提问你都能根据背过的内容,近似地组织答案了。选择题和大题都搞定了,考研政治胜利就不远了。选择题就是比较细小的知识点,考察基础知识。每年虽然有大纲,但是没有重点、背的效率很低。建议看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所有科目都在里面,有细小的重点。暑假可以先过一遍,九月份开学之后认真再看一遍。后期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大题,时常翻翻选择题知识点就好~买几套卷子,考前练练测测问题不大。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大家也都知道单词是很重要的。我去年用的红宝书记单词,还有扇贝单词,单词每天都要记的,而且要重复记忆。每天早上7点到自习室用半个小时记单词。还有就是每日一句每天都在跟着,感觉用处很大的,每日一句一直跟到考研前。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每天看点,积累单词和阅读素材。阅读也是每天跟着做的,做阅读的过程中记单词是最有效率的。刚开始做的是老蒋阅读80篇。每篇阅读做3次,一定要精读,弄懂文章,积累做题经验。历年真题从暑假开始也要做,积累经验。后期真题要掐时间做,放在下午按考研时间做,而且每篇阅读要精读,真题要做好几遍,熟能生巧。翻译和写作也要专项练习,写作是王江涛的写作书。总之,英语是的日积月累的东西,平时一定要注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专业综合基础》是一门涵盖了信息管理领域基础知识的综合性科目。这门课的内容广泛,包括了信息科学理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首先是搭建起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会从信息的本质出发,理解其在社会中的角色,深入到信息的产生、处理、存储、传播等环节,再结合图书馆和情报工作的实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我还注重定期做题,凭模拟试题来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
《信息组织与检索》则是更偏重于实践操作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信息资源的分类、编码、标引以及检索系统的设计等。对这部分,我认为理解并掌握各类信息组织方法,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主题词表构建等,是非常关键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很重要,我经常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实战训练,熟悉检索语言,提高检索效率。理解和应用信息检索理论,比如布尔逻辑、模糊查询等,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两门科目之间的联系紧密。比如,信息组织的方法为有效的信息检索提供支持,信息检索的需求又反过来推动着信息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在复习时,我会尽量寻找它们之间的交叉点,深化理解。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持续思考和反思。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要尝试将其应用于现实,形成自有的见解和观点。只有这样,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也更有助于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找到自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