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们学校的大三课程结束得很早,6月中旬就已经完成了期末考试,因此我在6月底便着手准备复习政治。当时,新大纲还未发布,相关资料一般在9月才会面世。所以,我购买了上一年的教材,对于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同学,我也推荐这样做。推荐的参考资料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以及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理科生,我初次接触红宝书感觉相当晦涩,只能通过配合习题来理解,每天投入约两小时。到了9月,我会开始留意新大纲的变动,更新红宝书或其配套解析,并购入风中劲草系列的三本书。我发现红宝书的题库质量欠佳,但题目量大,于是只选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内容,以免负担过重。接近尾声时,主要集中在肖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上,启航的资料我没有买,因为它们发布时间较晚,且需要多轮复习,时间紧迫。对于政治学习,强调的是精读而非追求数量。例如,我将红宝书通读了3遍,解析也读了3遍,风中劲草(粉色封面)至少读了5遍,肖秀荣的1000题则完成了3遍,而红宝书题库则仅做了2遍(不特别推荐)。
考研数学方面:
二战的时候我反省了很多,主要教训就是1.复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做题的量,忽略了质,当时做模拟题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做完把答案一对,打个分,错了也就随便看一眼就做下一份,到最后只是看起来做了很多题,很用功而已,其实只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2.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晰,二战做题时才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挺多的地方概念很糊涂,导致题目稍微设一个陷阱,我就欢脱的跳进去了。3.预期目标太高,押宝似得把赌注全压在数学这一门课上,数学压力非常大,花了太多时间,一旦在考场上发生变故,心理防线就会瓦解,最终全军覆没,所以千万不要把赌注全押在任何一门课上。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一套+黄皮书新题型训练+阅读理解150篇+红宝书单词+新东方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作文还是要早点开始准备的。一定要早点,大学四年,有英语作文训练的机会屈指可数,如果开始的晚了,没有及时转换过来,估计你就要悲剧了,两篇作文,你稍微用点心,很容易的,如果你不把作文当回事,那么它也不会把你当回事。英语成绩不高,不光是阅读造成的,相反我更认为作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毕竟大家对英语阅读都太重视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专业课程,它包含了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以及最新科研动态。你需对晶体结构、相变、材料性能、制备工艺等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在理论部分,晶体结构的学习是基础,理解晶格类型、点阵常数、晶向和晶面等概念,这对后续的相变理论和材料性能分析至关重要。对相变理论,要掌握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如扩散性相变和非扩散性相变的区别。
实验技能也是“材料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材料测试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这些都能帮助你理解和解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熟悉材料的制备过程,如热处理、机械加工、化学沉积等,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再者,关注材料科学的前沿发展也非常重要。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新材料的研究进展,比如纳米材料、功能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也能在答题时展现出深度思考和专业素养。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系统学习,按照教材或讲义的逻辑体系构建知识框架;第二步是深度挖掘,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和应用;第三步是持续跟进,定期查阅文献,跟踪学科前沿,提升自有的研究能力。
复习过程中,记得要做好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这对回顾和巩固知识点非常有效。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