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一开始就感到独自背诵政治缺乏明确目标,于是我自己购买了教育部门出版的《大纲解析》。初次阅读时,配合老师的课程,我大约一两天读完马原和毛中特的一章,尤其是毛中特的五到七章,这部分我花了超过一周的时间,期间专心摘录关键知识点,进度确实较慢,每天投入近三小时在政治学习上。每看完一章,我会完成对应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作为巩固。
接下来,我转向史纲和思修的学习。史纲用了大约三四天时间,而思修则在专心致志的一天内完成。这两部分我没有做笔记,而是直接在书中标记重要内容,因为主要的难点和重点集中在前面两个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较简单。补充一点,书中的第五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阅读。第一轮复习时,我不涉及大题的准备,因此忽略了练习册上的简答题。
到了第二轮复习,效率明显提高,我对照笔记,关注书中的标注,继续练习选择题,每天花费约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仍未开始准备大题。这时,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发现它对提升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实际上,我每日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的时间相当有限,仅仅清晨会记忆词汇和研读复杂英文句子,大约持续四十分钟左右。自暑期起,我就着手处理真题练习,这些真题无比重要,每个人都应充分利用,反复操练。鉴于我个人在英语上投入的时间不多,所以我只做了两遍。所需的教材只需选购一本历年真题深入剖析,并辅以一些GRE或TOEFL的泛读材料阅读,再浏览一下作文模版就足够了,无需购买模拟试题。另外,针对个人的弱项进行一些特定的强化训练也很有帮助。关键在于,在考试前要调整好自己的语言感知和解题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综合”,这是一门涵盖广泛,需深厚哲学基础的科目。它包括了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逻辑学等多个领域。在学习时,我建议你们首先要把握各时期的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他们的核心思想。例如,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以及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等。逻辑学部分则需深入理解各种推理规则和谬误,凭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我个人喜欢将复杂的概念凭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既便于记忆,也利于理解和应用。
“东方哲学与宗教概论”是一门需深厚文化素养和历史背景知识的科目。你需对佛教、道教、印度哲学、伊斯兰哲学等有全面的认识。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基本教义,还要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和影响。阅读原著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虽然可能初读会有些困难,但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会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或者讨论组,从他人的解读中拓宽视野,提升深度。
在复习阶段,我强调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哲学是一个需思考和探讨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梳理思路,强化记忆。定期自我测试,模拟考试环境,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至于具体的复习时间分配,我倾向于早上头脑清醒时处理逻辑性强的部分,如哲学综合中的逻辑学;下午和晚上则用来研读哲学原著和进行深度思考,适合东方哲学与宗教概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