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从9月份开始复习(因为大纲解析9月初出来,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正合适)。 我是从9月开始每天都花3个小时看政治,用的肖秀荣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的题,(肖秀荣1000题)花费了好多时间,11月出了风中劲草,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买。看了风中劲草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不看精讲精练了,因为用风中劲草对付选择题完全可以~所以我还是按部就班的按我自己的步骤复习的,毕竟精讲精练那么厚都看了,实在不想扔了。 1000题也差不多做了3遍,差不多就是把知识点都顺明白了。做完之后的感受也只是 直接看风中劲草就够了。 最后冲刺的时候花了10天背政治 我背的是 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有些重复的,到时候大家也背这些应对大题是完全够用的了!时政考查范围是当年的1月到12月全年,书一般在11月出,时政不仅是考两道单选、两道多选,分析题的材料一般也会紧扣时政来出,特别是第35题(毛中特)会出,遇到重要历史节点第36题(史纲)也会出,所以当年有什么时政重点,要结合基本知识点来复习背诵,这是为分析题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翻阅整本书时,可能会感到挑战重重,遇到许多不懂的题目,这是很常见的经历,不必沮丧,保持冷静,耐心地逐步推进。等到你第二次阅读时,你会发现大多数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如果可能,利用暑假期间力争完成《复习全书》的两轮阅读,即使时间紧张,至少也要确保完成高等数学部分的两次复习。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天安排一套张宇的历年真题,02年以前的试题较为简单,你可以选择一天做两年的量;而对于02年及以后的,保持每天一套的节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务必确保每天早上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练习。提前网购一些空白纸张,在纸上列出解题步骤,养成整洁打草稿的习惯,这对考试现场大有裨益。同时,每天都坚持温习你的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作文、翻译以及新颖题型这三个部分。对于新颖题型,我们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完成历年的真题后再做一些额外的练习就足够了。至于翻译,我没有进行特别的操练,只做了真题里的翻译题目,再加上张剑最后五套试卷中的翻译,这些已经非常充分,无需再购买其他的专项训练材料。作文是个大项目,模板必须由自己来归纳,参考一些优秀的语句即可。今年的作文题目出乎意料,我准备的模板只有少数几句能用上,大部分情况下考试时都需要依靠现场的创新发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原理涉及众多的基础理论,如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这些概念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对每个概念,不仅要它的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例如,理解供求关系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帮助你解析各种经济现象。
深入理解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交织。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两者结合,比如理解货币政策对单个企业或消费者的影响,或者探讨一个微观决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环境。这种交叉思考能帮助你在答题时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阅读最新的经济新闻,分析政策影响,或者研究企业的经营决策,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我常常会在学习完新的理论后,寻找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练习题目和模拟试题不可忽视。凭做题,你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解出题者的思路,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我建议定期做一些高质量的习题集,并对错误进行反思和纠正。
讨论和交流同样重要。参加一些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分享学习心得。这样的互动不仅能提升理解,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