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的政治辅导资料是明智之选!九月起,你可以着手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及配套的《1000题》。建议从相对简单的史纲入手,接着学习马原、毛中特和思修。初学阶段别急躁,逐字逐句仔细研读,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待政治。每读完一章精讲精练,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答题时避免翻书,对答案后才回过头复习。做题时可在其他纸上记录,特别标注错题,因为这本习题集至少要做两到三遍。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十月中旬起,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并浏览《知识点提要》,这本书可视为《精讲精练》的浓缩版,强调需熟记的知识点。再次做1000题,重复出错的题目用特殊符号标出。这个阶段预计花费一个月左右。九至十月期间,重心依旧放在选择题上。十一月,开始使用《考点预测背诵版》,专心背诵主观题的答题素材。继续做《1000题》,反复犯错的题目务必重视,弄清易混淆的概念和时间线。此时,完成《8套》的选择题部分,将错误标记,主观题的答案也每日温习。八套卷的选择题涵盖了许多细节知识,有助于填补知识盲区。至于《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简单浏览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颇有心得,这次数学考试的大转折中幸免于难,我想简单分享一下关于数学学习的心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成绩与投入的时间密切相关,策略当然关键,但时间的投入同样必不可少。考研数学其实并不吓人,大部分题目都是基础性的,考验的是你的毅力和细致。我个人使用的参考资料相当丰富,上学期几乎全力以赴于数学,如李王全书、二李全书、张宇的36讲和1000题、李永乐的660题部分、历年真题、张宇的四套卷以及合工大的五套卷。我有几本甚至做了不止一遍,列出这些并不是建议每个人都跟我的进度一样,有人可能认为题海战术并非最佳,尽管我个人对此持有不同看法。我希望你们在掌握课本知识后,能挑选合适的全书来深化理解。
其次,面对数学的海量习题,有了充足的时间,有效的策略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对于数学,总结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定要亲自做笔记。最后,如果你在完成真题后仍有余裕,不妨尝试一些模拟题,数量不用过多,分数也不必太在意。做模拟题的目标是锻炼自己应对新题目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计算的能力。由于真题已经做过,我们需要通过模拟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我强烈推荐合工大的五套卷,难度适中,比张宇的四套卷简单,却又比真题稍具挑战性。今年的真题在我看来,与合工大的难度相当。希望你们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取适合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觉得后期的模拟是很重要的,从十二月初开始,我开始了每天基本上是三天一考,下午两点至五点,我都是在自习室里模拟考研英语,做了张剑的五套题和最后模拟五套题。模拟的作用不是在乎对错,而是要在乎时间能否安排合理,因为真到了考场大家都很紧张,所以时间一旦安排不合理,很有可以会一直烂下去,最终使得自己的考试悲剧。我在这里特别强调模拟的作用,以我为例,我在前段时间大量研究真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模拟,整体的效果是不错的,这次英语考试比较简单,整体选择题的情况是可以的。通过上面的论述,我把自己的初试整体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我想初试准备需要的耐心和坚持,还有就是要务实基础,另外就是要一以贯之,不可中途放弃。相信因为付出,所以有收获。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数字和图表的堆砌,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科学。理论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如何选,企业如何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探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
在复习微观经济学时,理解并掌握供求模型、效用理论、成本与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以及博弈论等内容至关重要。这些理论不仅需熟记,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宏观经济学部分,要重点关注国民收入核算、AD-AS模型、IS-LM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这是很多试题的考察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分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或者思考生活中的经济决策。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阅读经典经济学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能帮助你建立扎实的基础。
对数学和统计部分,因是经济学的重要工具,所以不能忽视。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知识,能够帮助你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经济模型。
持续关注经济热点和最新研究动态也很重要,比如凭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专业媒体,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和争论,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