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理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系统科学学院系统理论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理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此次察觉到政治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更为严格。对于政治的核心选择题来说,阅读材料的数量并不重要,精读一本便已足够,重点在于深入理解和反复熟悉。初次阅读时速度慢无妨,我本人也是个慢性子读者,但我提醒自己,只要真正理解了,一遍也就够了,不必急于求成,仓促浏览多次并无实质帮助。至于练习题目,我认为更应优先将时间投入理解“红宝书”的内容,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琢磨。至于实际的答题训练,可依据个人时间安排稍后进行。遇到模拟题,每一套都应当完成,并且对待错误要深究原因,我曾因忽视错误分析而反复出错。比如后期的肖四大题、任四大题、最后五套卷以及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在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论述题资料来背诵,通常是肖四为主,再辅以自选资料。如果前期书籍理解得透彻,背诵过程会很顺利。此外,模拟题中的大题应尝试自己构思答案,尤其是哲学部分,虽然需要阐述的观点并不多,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哲学时主动归纳整理,然后参照模拟题中相关问题,看看如何运用这些观点,自行进行总结。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用的张宇的。我是这么用真题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这方法蛮好:首先认真写完2004年以前的所有真题,写完之后对照答案。注意,我对答案只是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不会去看答案的解法,而是等第二天再把前一天的错题再写一遍。就这样一直写到2004年的,写完之后就停止写真题了,我个人觉得,分析和思考很重要!!!写完2004年的真题以后,我做个了统计,统计我错误的所有题(前提是错的题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计算错误那只能加强运算,如果是公式记错了就翻看全书背公式。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哪里错的最多,这其实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效果我觉得是非常的好,这样总结下来很慢,但是从2005年的真题以来,我的测试成绩基本上都是140+,另外有几年考了满分。当然改卷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般大题错了一个地方就全部扣分。最后再写写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上考场啦,张宇的卷子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基本在120+。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因此,词汇至关重要,必须投入精力去记忆,尽管这可能是个繁琐的任务,但它是根基。然而,整天捧着单词书死记硬背不仅单调无趣,效率也不高。这里有两个提议:首先,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零碎时间里分批记忆,重复是关键;其次,通过阅读来学习词汇,我一直倾向于这种方式,因为我不喜欢孤立地记忆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三遍,相比那些学神来说可能较少,主要是我在早期复习时走了些弯路。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背单词,并在做真实试题的过程中收集并掌握新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物综合”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等部分。其中,力学和电磁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需有扎实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能力。对力学,理解牛顿三定律,掌握质点、刚体的动力学问题以及振动与波动等内容至关重要。电磁学则需理解电场、磁场的概念,能解决静电场、稳恒电流和电磁波等相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从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公式推导和应用实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要重视基础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因这些公式是解题的基础工具。
多做练习题是提升解题技巧的关键。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真题,都要反复练习,从中找到解题的感觉和规律。在解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正确,更要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逻辑性。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成,是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甚至画图帮助理解。
定期复习也很重要。物理学的知识点之间有很多相互关联,凭定期回顾,巩固记忆,防止遗忘。我建议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把前学过的内容再梳理一遍。
我特别强调理解大于死记硬背。物理学科重在理解原理,只有真正理解了,灵活运用。例如,对量子物理中的波粒二象性,要理解其哲学含义,不仅仅是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