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决定成败的还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考场上总是感觉每个选项都对又都不对,越是仔细思考越是犹豫,很容易多选或漏选。而大题得分主观,字体整洁的同学可能会有更好的印象分,最后在大家都背了很多时政及资料后,反而不容易拉开差距。临考前一周,我将肖4和任4收入囊中,反复做了这8套题,大题更是用心记忆,倒背如流。上了考场,先看了看大题题目,心里很有底,因为有2-3道大题与肖4与任4中的题大同小异。虽然和高分党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对自己的成绩已经很满意了O(∩_∩)O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暑假期间留校复习,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对我这个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词汇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英语并不仅仅要求记住单词的汉语释义,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如果条件允许,推荐一本《恋练有词》,它详细讲解了许多单词的实际应用,编写得很出色。不需要额外安排时间,只需在做题过程中实践,你就能逐渐掌握单词。词汇量丰富了,完形填空自然也会得心应手。在熟记两到三遍单词书后,我会把每五个单元的单词作为一次复习的内容。这样坚持下来,未来几个月每天用一小时就能复习一整组单词。千万不能让单词远离你的视线!一旦有一周没接触,那么恭喜,你又有了从头开始的机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研究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物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力状态和稳定性的一门学科。你需对静力平衡条件、杆件基本性质、结构位移法、影响线绘制、矩阵位移法等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这些概念构成了结构力学的基础框架,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石。
掌握计算技巧和方法。例如,要熟练运用截面法、虚功原理、能量方法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矩阵位移法中的刚度矩阵是解空间结构问题的重要工具,理解和应用好它是高分的关键。对复杂结构,学会使用有限元法进行近似求解,这是现代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再者,实践操作不能忽视。凭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你熟悉并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它们能帮助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工程思维。
模型构建和分析也是重要一环。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自己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受力分析,这对理解结构的工作原理非常有益。利用计算机软件如ANSYS、ABAQUS等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看到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加深理解。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角度获得启示;向导师教,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往往能帮你避开学习的陷阱,提升学习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力学有时可能会人感到困扰,但只要你坚持不懈,逐步深化理解,你一定能攻克这个难关。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道难题的解决都是对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