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电子科学系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启动政治复习的时间不必过早,九月开始完全适宜,那时可以按照新的大纲进行学习。初期专注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并浏览过去十年的真题中的哲学题目,其余题目则无需过多关注,因为每年的出题角度都有变化。如果时间紧迫,即使到十月才开始全面复习政治也是绰绰有余的。在选用的教材上,我选择了四本书,包括真题集、大纲解析、考试分析以及序列二。接近尾声时,我在网上找到了精简版的考试分析,这就是我全部的参考资料。
对于客观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已经相当理想。如果你想达到同样的水平而不愿投入太多时间,大纲解析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尽管有人批评这本书的重点不够鲜明,但考虑到它的篇幅有限,即使重点不明晰又能如何?每天阅读三十页,十天就能完整过一遍,反复读三四次,再加上做一些序列二的练习题,选择题的准确率应该能达到八九不离十。这种方式比啃那些厚重的辅导书籍高效得多。
我个人的习惯是先通读书本,按科目逐一攻克。对于主观题,主要参考考试分析,比起二十天二十题这类资料,背诵考试分析更加轻松,那本精简版可能还不到二十页,而标准答案正是来源于考试分析,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行核实。由于时间所限,我只看了考试分析四五遍,没有来得及背诵,因此主观题的成绩并未达到我的期望值(补充:当然,我的期望确实有些过高~~~)。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薄弱一点,数学的学习也分了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由于好几年不学,高中数学忘了一部分了,所以我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的,奉劝基础还行的同学就直接上高分吧!我基础差做不会,然后就重新看课本,这才弄懂了不少,我是把基础的先写了,提高篇后写跟基础的错题一块写的。我写的时候会用不同的记号笔标明错题、陷阱题、重要题目等,下次再做心里有数,然后再强化期把高分过了四遍,我反正觉得题不在多,在会在精,体型就那么个体型,翻来覆去举一反三即可。然后巩固期和冲刺期再看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做,错题反复做,真题参考价值超过任何资料和模拟。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阶段,各科在这一阶段都会有质的提高,所以建议大家暑假留校复习。暑假开始政治和专业课都要开始复习,英语的时间没有之前那么充裕了。7月又做了一遍英语真题阅读,没有全做完,挑着做了一部分。8月初买了英语的复习资料,蒋军虎的全套,但只用了真题,高分阅读80篇。复习的过程中的分析答案更加细致了,每篇阅读都会尝试翻译一下(口译,写下来太浪费时间)复习完单词再做英语的真题会感觉简单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简称“408”)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这四个部分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理解和掌握它们需系统性和深度思考。
数据结构是基础,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等是关键。我建议凭刷LeetCode等在线平台的题目来提升实战能力。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是优化代码性能的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涉及硬件知识,如CPU、内存、I/O系统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理解起来可能较为抽象,凭绘制思维导图帮助记忆,结合实际硬件工作原理进行理解。
操作系统的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多道程序设计、虚拟存储器以及磁盘调度等概念,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模拟进程调度过程或者设计简单的文件系统模型。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及协议,比如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HTTP/HTTPS的工作流程等。网络传输中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拥塞控制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阅读-理解-实践-反馈”。我会先通读教材,做课后习题深化理解,接着凭编程实现或模拟来实践,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在这个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在线资源,如MIT OpenCourseWare、Coursera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讲解视频。参加一些学习社区,与其他考生交流讨论,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