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份起着手准备政治,平均每天投入约一个半小时。有些考生可能不太重视政治,但提前复习可以为专业课程留出更多时间。我使用了蒋中挺的全套教材、练习题及视频教程,不过我个人强烈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籍,毕竟他的权威性众人皆知(尽管个人偏好各异,我并非贬低蒋老师的书,具体选择还请自行决定,望理解)。我会把复习过程中的错误题目整理到笔记本上,临近考试时,通过这些错题就能清晰地看出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到了冲刺阶段,各种名师的模拟卷纷纷问世,我购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其中,肖四必须熟记,同时可结合不同老师的试卷重点来背诵热门考点。11月和12月,大部分时间会被政治背诵占据。对于政治,我建议研读大纲解析,虽然有些人会觉得枯燥,但它确实是考研政治的核心指南。所有试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除时事外),答案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其他参考资料无法完全覆盖。除了看书,还要配合肖1000题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消化知识。肖1000题应反复做,多做几次,无需额外找其他模拟题,因为它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同时,备一本笔记本,以你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来记录每次做题的不足之处。别忘了每天都关注新闻,实际上这非常重要。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用手机浏览实时新闻,既是一种学习压力的缓解,也能保持对时事的关注。
考研英语方面:
我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答题:首先阅读A部分,接着尝试新颖题型,然后撰写小作文,大作文紧随其后,最后处理完形填空,如果时间不足,就只能凭直觉猜测答案。当你的训练渐入佳境,你便可以开始整套试题的模拟练习。有些同学声称打算每天都完成一套真题,但说实话,这是难以实现的。随着复习接近尾声,你会发现可用的时间愈发紧张,很难每天匀出150分钟来完整地做一套试题。一周做一套已经相当理想。做真题的主要目标是掌握时间管理,了解自己在实际考试中应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通过反复练习,我确定了自己的答题顺序:首选翻译,之后是小作文和大作文,最后是阅读和完形填空。或许有人会问,既然阅读分数比重高,岂非应该优先处理?然而,在我的实践中,阅读往往耗时过多,大约多花20分钟,这就会影响后续的翻译和写作环节。如此一来,你可能只能草率应付翻译和作文。要知道,翻译和作文是按质量评分的,书写清晰、表达流畅、无明显错误,你就能获得不错的中间分数;若词汇独特、句式丰富、字迹美观,你甚至能赢得高分。而完形填空一旦填错,分数全无,猜对的概率只有1/4。假如到最后不得不仓促选择阅读的答案,至少还有1/4的机会得分。相比之下,如果你的翻译和作文来不及写,得分将微乎其微。不过,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体会,真正适合你的策略还需你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毕竟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我建议大家在开始复习前,先对每个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预习,了解基本框架和主要概念,形成一个宏观的知识地图。
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社会影响至关重要。要关注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这些都是常考点。我习惯凭阅读经典著作和最新的学术论文来深化理解。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重在梳理历史脉络,理解各个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变革原因。按照时间线整理笔记,对比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教育模式,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教育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做些案例分析题,能帮助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至于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和实验设计是难点。这部分需数学基础,但不必过于恐慌,理解基本的统计概念和实验设计原则就足够应对考试了。多做一些练习题,熟悉公式和步骤,就能逐步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历年真题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调整答题速度和策略,也是提升应试能力的关键。
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和心态也很重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稳步前进比急功近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