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听说北京市的政治评分标准相当严格,我个人并未明显感受到分数被压低,不过观察到身边报考北京的同学在政治科目上获得高分的情况确实不多。在我看来,政治备考并不完全依赖于技巧,主观题主要靠后期的大量记忆,客观题则需要理解、记忆和实践。我较为重视政治复习,因为它似乎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购买了不少参考资料,当然有些并非那么实用,接下来我会逐个提及。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几乎是必需的,它们适用于初期练习,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内容。《精讲精练》与《一千题》相辅相成,看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习题,标记错误以便反复温习。对于关键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绘制图表有助于条理清晰地记忆细节。此外,我还购入了《蒋中挺800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二》。蒋的题目适合在时间充足时做为提升训练,而任的题目则可略过,因为它们相对较老且偏难怪。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检验自己真正学会解题自然是通过做题,主流的数学习题如李永乐基础660、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些练习题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1000题,C组别题目做起来让人崩溃,因而碰上实在不会的,记下题目对着答案把自己思路卡壳的地方做好笔记,并亲自再次演算题目才算完成任务。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小弟考研的这几门里的最强项了,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想说无论是强项弱项都应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强项而因此放松,弱项的话就更应该倍加重视。考研不考听力,主要是阅读和作文,因此我采取的是应试的复习方法。大概从4月份之后就开始做英语阅读真题,从93年的真题开始,到8月份基本做完一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真题就够了)。对于单词书小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多厚的词汇书,只能看进去一、两个list,鉴于此,我在做完20年阅读真题后,结合一些考研班老师的经验(考研真题里的词汇重复度很高),决定把阅读真题里出现过的词汇总体过一遍,当时采用了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把20年真题里的生词全部筛出(一共700左右),然后收录进这个单词本里,并且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时常翻阅(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就考试中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很是好用,考场基本无生词,至于作文,小弟背了一个模版,一个模版就完全搞定了。看之后的得分情况,作文基本上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解码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你需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基带和频带传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作为解析信号的重要工具,必须熟练掌握。
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如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应用,以及Z变换的理解,是考试的重点。对这些理论,不仅需理解其数学含义,更要结合实际问题去思考其物理意义。比如,如何凭FFT分析一个信号的频谱特性?
再者,调制解调技术,如ASK、FSK、PSK等,不仅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能够计算相关参数,如误码率、带宽等。这部分内容通常会出现在计算题中,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信道编码与解码部分,如卷积码和Turbo码,虽然理论较为复杂,但理解码字、生成多项式、译码规则等关键点,帮助理解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基本机制。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除了课本知识,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非常有效的。凭解题,检验理解和记忆,并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和难度。参与讨论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探讨难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实践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仿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