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觉得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非常全面。从备考初期,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解析,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即使暂时记住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同时结合1000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每天记忆小册子上的关键知识点,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和掌握选择题,熟背简答题。此外,时事政治也不能忽视,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保持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让我来简述一下应对选择填空题的策略。对于660题选择填空部分,我推荐专注于数学部分(出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套书包含大约800道选择填空题,我当时的计划是每日攻克30题,并设定两小时为限。我会先完成所有选择题,然后再做填空题。我的进度安排是第一天做高等数学,次日做线性代数,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循环。这个方法旨在克服之前提及的记忆遗忘问题。通过这样的循环学习,每3天一个轮回,预计一个月内能完整地做一遍书中的所有题目。这样一来,一个月后,你对这些内容应该会非常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差的同学,不要害怕英语,考研英语没那么难。英语最重要的无疑是单词,重要性就不论述了……我用的英语单词书是绿皮乱序版(很大很厚的那本),乱序的,并且中间有例句和长难句,不至于在背单词的时候太枯燥,结合红皮小本(按照词汇频率排版的那一本,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我暑假之前的2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暑假2个月每天2个小时学习单词,我基本上是啃那一本绿皮书,每天最少2个小时,每天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中间的长难句和例句也不要放过。背单词要经常复习,而且是背了忘,忘了背,开始算是比较痛苦的,越往后越轻松,因为单词就那么些,要坚持住。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直到考研那天。暑假结束后,我就开始做阅读了,直到入手真题。一天1篇到2篇,不多,但是要求是精读,每个文中不会的单词,我都会查,然后记到本子上。每天还保证了半个小时的单词。这个时候做阅读,不要纠结对错,因为它们的出题思路和真题的差别很大。重点在于读文章,熟悉英文的长难句和语法,并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强化单词11月初入手了真题,也可提前。英语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大量的时间研究真题,尤其是阅读,读懂它的出题思路,有很多弯弯绕绕。很多时候你读懂了文章,就是做不对题,因为你不了解研究生试题的出题思路,多做多读。英语真题至少2遍,阅读部分遍数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必须深刻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坐标系统、地球形状模型等;,对空间定位原理,如三角测量、GPS定位等要有深入的理解。
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在测量学中,需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如水准仪、全站仪、RTK等,并能进行实地操作。这需不断练习,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现代测量技术,如遥感、GIS等,也需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凭模拟软件进行训练。
再者,数据分析和处理也是测量学的重要部分。需熟练运用相关软件,比如ArcGIS、AutoCAD等,进行数据导入、编辑、分析和制图工作。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具体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学习法。先从书本中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凭实验或模拟操作将理论落地,再回归理论,用实践中的问题反哺理论理解,形成良性循环。多做题,特别是历年真题,有效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集思广益帮助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