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建议通读课本,并且最好能完成1000题的练习。我自己的经历是直到11月才开始刷题,那时恰好又碰上论文开题等杂事,感觉压力颇大,但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解无论是深思熟虑地做一遍还是匆忙完成两三遍,效果实际上相差无几。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坦白地说我是只剩10天才开始的,那时候确实有些焦虑,但我全力以赴,最终成功背完了。不仅熟记了徐涛小黄书的重点,还把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想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背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进度实在太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务必做好选择题,因为今年的选择题虽然单选部分较为基础,但多选题却十分具有挑战性,对待政治学习,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7月起着手英语复习,全神贯注于研读红宝书。我特别欣赏这本书每部分前的词汇表,只列出本节的英文单词,无中文释义,复习时我会先看单词,遇到想不起含义的就标示出来。持续积累词汇是我始终坚持的任务,我认为它对于维持语言敏感度至关重要。即使在最后阶段必须集中精力攻读专业课和政治,也要尽量挤时间回顾单词。此外,推荐一种记词法,一本蓝色的小册子,好像是讲解如何在17天内掌握GRE单词的,虽然书名已模糊,但其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的学习计划非常实用,稍作调整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说到阅读,考研英语阅读的关键法宝无疑是历年真题。老师教授的深入剖析方法极其有效,不仅能增进理解,还有助于形成西方思维模式,只是速度可能会稍显缓慢。我通常以一周为周期,完成一套年度真题并仔细分析。经过真题练习和解析,我能逐渐揣摩出题者的意图,那些考察作者态度之类的题目以前总是困扰我,但现在几乎不再出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综合”,这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更需深入理解和分析汉语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我在复习时,重视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对比研究。我会定期阅读《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等经典教材,以深化语言的理解。我还凭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题来提升自有的语言运用能力。我发现,理解和运用并重,是攻克汉语综合的关键。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涉及广泛且深奥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文献的版本、校勘、目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深厚的积累。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熟悉《中国历代文献通考》等基础文献学书籍,建立起系统的文献学框架。要广泛阅读古籍,尤其是一些经典的诗词文集,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以增强对古典文献的感性认识。我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学习,例如查阅古籍电子版,参与在线讨论,这些都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拓宽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无论是汉语综合还是中国古典文献学,都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度领悟和热爱。需保持对知识的热情,持续阅读,不断思考,在繁复的学术海洋中找到自有的航标。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关键是“精读”和“实践”。精读每一本书,理解每一个概念,凭写作、讨论或者教学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有的思想。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