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九月期间,我粗略地浏览了教育部颁布的政治复习指南和肖秀荣的1000题,未能完整掌握风中劲草的内容。幸运的是,教师的重点讲解为我减轻了许多记忆负担。虽然尽早购买了肖四,但我一直没来得及做。直到政治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才在旅店匆忙地背诵了肖四的大题部分。在考场中,我依靠昨夜的记忆和老师的答题策略,将试卷填得密密麻麻。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时,我采用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粉色封面,经典且有一定难度,适合追求高分者)配合张宇的教学视频来学习高等数学。对于线性代数,我选择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及相应的视频课程,这两门课都是边观看视频边阅读教材。对于概率论,我则研读了李王合作的《复习全书》大红色版本。在做讲义练习时,我坚持独立思考,即使需要参考答案,也会按照解题步骤自己重新计算,不允许自己偷懒,并在边上记录解题方法和关键点。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将全书完整地复习两遍。我的数学学习时间并不长,大约每天五小时左右。
第一轮复习后,早期内容容易忘记,所以在第二轮,我借助660题来重温知识、巩固提高。在做题前,我会先总结章节的关键知识点,这对深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最后一个月,我每天早上都会完成一套数学试卷,真实试题与模拟试题交替进行,以适应各种题型。熟悉真题有助于掌握重要考点,但可能会遗漏一些边缘知识,这时模拟题的预测价值就显现出来了。我挑选了张宇的8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共10套来做,其中的微分方程题目我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格外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感到薄弱,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大题只能凭空想象,十分困难。后期,我的真题成绩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以上。一旦发现遗忘的知识点,我会抽出时间专门复习,面对模拟题的挫折也很正常,通常我会用一天时间来填补学习的空白。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多做一些模拟题,因为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所以考研准备越早开始越好。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很好,但方法也很普通,就是多看多记。语法和单词很重要,语法不行的就买本高中语法书看,记单词从七月份开始一直到十月下旬,每天一个单元,反复循环记忆,三轮左右吧。一个单元前期大概要五十多分钟,后两轮就很快了。我每天英语时间是两个半小时不到,记完单词后就是做阅读,黄皮书是首选,我买了英语全套,阅读的基础版提高版,完形,新题型,翻译,作文,真题详解。有必要提出的是真题如何使用。先做完一遍后,很多人是再做一遍,我不是这样的。我用的是珍藏版,就是分部分的,阅读在一块,作文在一块。先做完试卷分册对完答案,就看那本厚的,读文章,好的句子就用红笔标记,直接抄写下来也行,后期复习时专门空出一段时间背诵记忆,既训练语感,也积累语料。把上面的工作全做完基本也只有半个月时间了,接下来买几套模拟卷做做。关于作文的复习,我觉得语料很重要,背几句相关的好句子很重要,其他的格式化的东西很简单,记住,灵活使用就行,要记住作文是梯度打分的,先分档再打分,定档很重要,大家看具体要求就能知道作文的努力方向在哪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固体物理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需深入理解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形成晶格,以及晶格振动——声子的概念。这涉及到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如波函数、能级分布等。晶体结构的理解,包括布拉格定律和晶面指数,是分析固体性质的基础。
电子在固体中的行为是固体物理的核心。费米-狄拉克统计、能带理论和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行为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尤其是半导体的导电性,这是电子技术应用的基础。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原理,如自旋、交换作用和磁有序,也是很重要的。
再者,固体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和超导现象也不能忽视。例如,理解热容量与温度的关系,知道为何某些物质在低温下会呈现出超导特性,这些都需对固体物理有深入的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复习是关键。在阅读教材或听课时,尽量用自有的语言记录重要概念和公式,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深化理解。做题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选题检验基础知识,计算题则能锻炼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推荐使用《固体物理学》(黄昆)和《固体物理教程》(周世勋)这两本书,它们对固体物理的讲解深入浅出,习题丰富。
团队学习也很有益。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不仅能互相启发,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能加深对固体物理的理解。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适当休息,定期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都有助于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