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南京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部分,我的选择题表现欠佳,但主观题还算过得去。其实我觉得不必急于复习政治,太早就开始可能会忘记。或许可以在九月或十月先大致浏览一遍整体的知识架构,随后挑选一本教材深入学习,这类教材通常会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指南。我个人只购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精华版核心知识点,并通过1000题来锻炼选择题,同时关注时事政治。初期应专注于掌握基础知识,做好选择题,至于大题,或许可以留到最后一月集中突破。临考时,市面上会出现多位教师编写的押题卷,可以适量选购,万一猜中了大题呢,当然也不必买太多。提升选择题的准确率至关重要,因为我在考试时总是纠结,结果导致失误。我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所以你要特别重视选择题哦!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但是仍不妨碍做题。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考试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16、17除外,题量略大),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做完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但别的东西真的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差不多做完后,觉得阅读和翻译失分比较多,发挥不稳定,就买了这本书。难度确实很大。我都是按规定的时间一次做3-4篇,没有像做真题那样仔细,就是找找感觉,纠正思路。最后也没做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还有一本基础篇也不错。我作文考得一般,虽然平时都是能跟着老师的模板自己写出一篇像范文一样的的作文来,但考试时实际是没用模板,自己发挥了。英语呢,我就用了绿皮考研单词书和黄皮书真题以及王江涛老师的红皮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学物理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础,它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在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掌握质点动力学、振动和波动等内容,这些都为后续的电磁理论打下基础。对热学,要深入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这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进入光学和电磁学,这是大学物理的重点,也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核心。光学中,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理解和计算是考试的常见考点;在电磁学中,麦克斯韦方程组、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等知识需牢牢把握。特别是电场和磁场的相互关系,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这些都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物理不是简单的公式堆砌,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尝试从生活中找寻实例,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用摆动的秋千来理解简谐振动,或者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来解释电磁感应。
做题是检验理解和深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完成课后习题,还应广泛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多接触各种类型的题目,尤其是一些开放性或设计性的题目,锻炼分析和创新能力。定期复习,及时巩固,防止遗忘。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不仅互相答疑解惑,还能激发思考,增强学习的乐趣。在南大,有很多学术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会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