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很多年没碰过政治,所以跟了辅导班,个人感觉很有用的。7月中旬开始上课,连续上了一周然后我自己回去每晚读讲义,因为上课的时候比较走心,所以也记住了不少东西。9月开始看肖秀荣那本大厚书,但这个时候看已经晚了,身边很多人早就开始看了,我边看边勾画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地方,每看一章就配合做1000题,将错题标注下来,这样过完一遍之后已经将近10月中旬了。第二遍我只看自己画的和书上已经标注的重点,再做1000题,然后继续用彩笔继续标注第二遍还做错的题。11月中旬买了风中劲草,但是那个太多了,我没背,就过了2遍,同时刷真题的选择题和1000题的错题,一天刷一套。进入12月以后,陆陆续续各种模拟卷就出来了,我只想说肖秀荣的4套卷8套卷必须买,其他的比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等你可以买来刷选择题。大题其实各位老师压得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等模拟卷出来以后就开始背大题了,可能我政治敏感度差,大题很难背 想要背熟需要很多时间,我当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最后的20多天里肖4蒋5一起背,最后的时间可以说非常非常紧,所以导致我哪个都没背熟,最后上考场一看都是肖4的题但是由于背的不太熟答得也不是十分顺手,选择题我也觉得挺难,最后只有60分。
考研数学方面:
首阶段侧重于构建基础知识,通常采用大学通用教材,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完成相应练习题,不必全部都做,而是精选一些重点题目,并且要认真记数学笔记。此步骤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解决课后问题,能初步掌握知识要点和基本框架,懂得如何针对不同题目运用适当解题策略。这一阶段的学习时间是从7月中旬至9月底,总计两个半月。我推荐的参考资料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你们可以任选一本,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两本并行阅读效果更佳。市面上的复习材料繁多,挑选高质量的资料能帮助你们高效复习。这两本书详细阐述了考研所需的所有知识点,确保你们明确考试内容,避免无效努力,同时也使你们对考试大纲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每项知识点之后都有对应类型的题目,配以实例和习题。《基础过关660》是一本很好的辅助书籍,它着重测试概念理解,别小看了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些难度足以媲美大题,做完一遍需要不少时间,实际上这本书中的许多题目与前面提到的复习全书题目相重叠,两者搭配使用堪称理想组合。然而,选择哪本书并不关键,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和方法的书籍。另外,《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具挑战性。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题和单词。单词我总共记了4遍。真题我做了三四遍,全文翻译了两遍。看张剑的黄皮书两遍。可惜最后我有点懈怠,考得不怎么好。我考前一个月找了一份从来没做过的真题自测,第一卷还做了54分(总分60)。单词方面用的绿皮厚厚的像砖一样的单词书,也有人用恋恋有词,但个人讲,看你们的偏好,哪本适合你就选那个。单词一天背一章,第二天复习前一章加新的一章,大概两个多月就可以背完。之后我是倒着每天看5章。重要的是,千万别把单词扔下,不然前功尽弃了!起初可能会感觉没什么用,但之后真的会发现你读文章利索很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的基础理论包括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你需对这些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应力和应变的关系、胡克定律的应用等,都是需牢牢掌握的知识点。
熟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它们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质各有特点。理解和记忆这些特性,对解决实际问题和设计分析非常重要。也要了解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比如温度变化或腐蚀环境的影响。
再者,掌握分析技巧。在材料力学中,梁、柱、杆的受力分析是核心内容,学习如何绘制和解析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能量法、虚功原理、叠加原理等也是重要的分析工具,需熟练运用。
,实践操作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结合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凭做题和模拟计算,训练解题能力;参与实验室的工作,观察材料在真实情况下的反应,将使你对材料力学有更深的认识。
持续学习和思考。材料力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不断涌现。保持对最新研究的关注,尝试将新知融入到学习中,会提升学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