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数学二难吗(考研数三用什么教材比较好)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4年08月22日 12:01:53

分析2023年的考研数学二试卷,总体而言,这套试题相当具有挑战性。它涵盖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整体难度不容小觑。

感谢邀请。由于我九月才开始复习,时间紧迫,难免疏漏,仅供参考,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规划。

初学者可先通读教材,我推荐高老师的视频课程,他清晰标注考试范围,并讲解关键概念,还会挑选一些课后习题。做好笔记至关重要,相似题型也需反复练习,初期可能感到困难,但持之以恒就会渐入佳境。(若时间有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教材可略过)

看完教材后,我看了教师的视频课程和讲义(基础课程)。这比教材难度稍高,搭配宇哥的《高数十八讲》,我完整做过一遍,效果良好。由于时间紧张,我在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方面的练习较少,只完成了讲义和部分《宇哥带你学》的题目,后来后悔不已。若有充足时间,应多做基础题,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顺便提一句,宇哥的视频充满趣味,是我备考期间的一大乐趣。疲劳时看看视频,放松心情。

第二轮复习时,我观看了宇哥的高数和概率论强化视频,做讲义,强化课程会明确考点和解题策略,极其关键!后期做真题时会频繁查阅。线性代数强烈推荐李永乐的强化课程!简直太棒了!他的强化视频和线性代数讲义相得益彰。如果打算看李永乐的基础课程,记得买配套的复习全书。李老师年纪偏大,语速较慢,可能容易犯困,可以加快播放速度。我的线性代数基础薄弱,前期没学好,我就边看视频边复习,每节课后再重新过一遍,深化理解,进步显著,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我深深敬爱李老师!

如此,基础部分复习了三遍,根基稳固。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尝试更多练习,难度由易至难依次为666、老师1000题和汤家凤1800题。时间紧张的话,专注于不擅长的部分加强训练。

接下来进入真题阶段。因时间紧张,我没做早期年份的题,从2003年开始,限定每天三小时完成一套,基于前期积累,大多能按时完成。时间充足的朋友可以从头做起。我发现2015年以后试题难度提升,因此2015-2019年的试卷需要重点关注。我习惯于每做一套题就在新纸上模拟作答,仔细记录步骤,对照答案后将不熟悉的知识点汇总在试卷左上角,便于后期复习巩固。务必重视真题,日常分数反映了实际水平,所以真题务必认真对待!

接着是预测卷,数学三的预测卷非老师不可!务必认真完成老师的六套卷和四套卷,选择题和填空题同样重要,务必彻底掌握!务必全部做完!这是惨痛的教训!老师真的厉害!若有额外时间,可以试试李永乐的(较简单)和老师的(有一定难度,四套比八套更难)。提醒一下,使用正式的答题卡进行模拟,提前适应考试氛围。

关于考研,我想分享几点:

1. 考研极具挑战,需要毅力和心态,深思熟虑后再决定,一旦决定就要坚持到底!学姐九月才起步,已经很晚,我心态不佳,常感困惑甚至绝望,其实没必要,反而浪费了时间。充足的动机、持久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至关重要,一位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的研友会让你的旅程更加美好。

2.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信息至关重要!表现在目标院校选择和专业课资料,以及学习方法上。我已经谈了许多数学学习的经验,现在谈谈院校选择。学校选择极为关键,目标要适中。学姐在这方面栽了跟头。选择时要考虑是否有指定教材、历年分数线、报考比例、近年来招生人数、可靠的专业课资料等。多咨询学长学姐获取信息。

3. 确定目标后制定大致的学习计划,有方向就不会迷失,在执行过程中根据个人状况调整。切勿盲目死磕,努力也需要正确的策略。

4. 若条件允许,尽早准备,学姐后期时间紧迫,很多事情来不及做,数学可以提早开始,多过几遍,扎实基础。

5.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或留有盲区,你没弄懂的地方很可能考到!学姐的经验之谈,大家加油!

6. 我只用过李永乐、老师和老师的书,其他老师不了解,建议多看学长学姐的推荐,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另外,考研费用颇高,不要高估自己,买一大堆书,最后可能一页未动,处理起来也很麻烦。

7. 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我提及较少,但做真题时你会发现,这两门的难题知识点无非那几个,掌握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强化和老师的概率论强化就够了,实在不行就专攻此类题型。

8. 晚期开始复习的同学也不必恐慌,一切都有可能,学会取舍,聚焦重点。数学和专业课相对更重要,政治英语差距不大,通常60多分,70多分已很出色,80多分极罕见,多花些精力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但这不代表忽视政治英语,后期复习时抓住重点即可。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坚定信念,付出努力,瞄准重点,定会成功!保持良好心态!

9. 听闻2020年数三难度增加,所以大家要加倍努力,不要畏惧,牢固基础,万变不离其宗。祝大家都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加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