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德语笔译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德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语言大学德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个人觉得马原可以跟一个辅导班帮助理解概念,推荐的方法是9月份开始看风中劲草(9月大纲应该没出,可以看去年的风中劲草),然后刷肖秀荣1000题,精讲精练作为字典就好,风中劲草上面没有但是1000题里面出了翻字典补充就行,千万别把精讲精练从头到尾看一遍。大纲出来后徐涛会出一本黄色封面的书(强推),很小不厚,可以很快翻完一遍,我后面主要看它,缺点是知识点不是很全,把缺少的知识点补充到小黄书上面。11月12月就是做各种模拟卷的选择题,背肖4肖8。模拟卷我做过徐涛8套卷(推荐),阮4套卷(推荐),任汝芬4套卷(差评),肖8(强推),肖4(强推,大题必须全部背熟,押题超准,选择题出得很简单,可以不做)。徐涛有一本必背20题,买来发现20个大题考点不是20道题,背的内容有点多,大题推荐以背肖4肖8为主,徐涛20题作为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我给你们讲讲英语里的套路哈。①先说单词吧,啥也别说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重在牢牢打根基哇。单词就使劲背吧,我背过陈正康,背过金凌虹,背过朱伟,以及自己整理的真题单词。我推荐大家跟着朱伟背他的《练练有词》,第一遍虽然有些费时间,不过记得会比较牢,我现在有时候还能想起来朱伟的一些记单词的方法。你们一定要自己整理真题单词,然后反复反复的背。真题单词真的超级重要的,因为一般阅读里的词都会反复出现的。最后呢,我推荐背单词的时候,你制定一个计划,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背一背重复再看看再背新的这样的,滚动着背,会记得比较牢固。②再说说大阅读。真的把单词记得差不多了,把套路学会了基本上ok,最后不会错几个的。书的话我用了两套,张剑的黄皮书,和陈正康的书。学习阅读时最重要的就是仔细,认真。我是三月就开始做真题了,把每一年的每一篇阅读里的每一个句子都翻译了,这样既可以充分理解文章,而且在你翻译的过程中其实顺便就把长难句搞定了,这样对翻译题也有好处的。你们别着急,阅读一定要打好基础呀,哪怕开始一天一篇半篇的都没关系,一定要好好搞明白了。我一共刷了三遍真题,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从真题里感受套路,掌握出题人的意图和陷阱。③再说作文,作文我准备的比较晚,大概十月底才开始,背了些大作文小作文,不过记得都不深用起来也费劲,好在最后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大作文救命模版,超级好用,考试的时候直接就用了,和王江涛那种市面上大家都看的作文书还有区别。不过小作文还是要学一学的,起码格式和开头结尾的套话要背的。对啦,你们在准备作文的时候,不要只背,一定要自己下手练练的,自己定时间写一写。④剩下三十分是翻译和新题型还有完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德语翻译基础”,我认为关键在于深厚的词汇积累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每日坚持阅读德国原版书籍、新闻,提升理解力并扩大词汇量。练习翻译各类文本,如科技文章、文化评论等,以提高自有的翻译技巧。尤其要注意的是,要理解德汉两种语言的语境差异,学会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和变译。定期回顾和整理翻译中的问题,对比参考译文,找出差距,不断修正自有的翻译习惯。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科目则更注重广博的知识面和好的逻辑表达能力。每天都要保持阅读的习惯,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历史文化,都能丰富素材库。关注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动态,这对写作题目中的评论分析至关重要。多做模拟题,锻炼快速构思和组织文章的能力。在写作时,注意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流畅。至于百科知识,除了系统复习中外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关注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科技进步,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内容。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会建议采用“输入-输出”的模式。比如,阅读德语文献是“输入”,翻译实践和写作训练则是“输出”。凭大量的输入,积累知识,凭输出来检验和巩固所学。定期进行自我评估,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哪些地方还需改进。